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战前兆[第3页/共3页]
汉军用在阳翟的战术,现在又被莽军用回在汉军身上。稀有百名之多的莽军,在一名校尉的带领下,站在阳关城外,扯脖子叫骂。
看到放暗箭的人出来应战了,那名校尉双脚一夹马腹,迎着傅俊而上。两边的战马逆向行进,很快便打仗到一起。
他看了一眼朱祐,再瞧瞧己方义愤填膺的将士,手指悄悄搓着腰间的玉牌,说道:“只阿祐一人出战,仿佛有些人单力孤。”
不过坐镇中军的王邑底子没把汉军放在眼里,以为己方雄师一走一过,碰到的汉军就没了。晓得本方的主帅好大喜功,倘若让王邑晓得他们到达阳关后,没有马上攻城,还歇息了一天,估计终究就算胜利打下阳关,也会惹得王邑不痛快,前面还指不定如何给他
实在从洛阳到南阳,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要穿过颍川,另一条路可不走颍川,王邑不听严尤的定见,非要走颍川这条路,当然也有他的事理。
刘秀倒是不怕莽军骂阵,你骂得再狠再刺耳,于我而言,也是不疼不痒,只不过确切会影响到军中将士的士气。
他二人倒也没有莽撞的命令全军打击,而是派脱部下,讨敌骂阵,但愿能把阳关的守军激出来,大师在城外,面劈面的比武。
朱祐再忍不住,回身对刘秀说道:“主公,请准部属出城,与敌一战!”
别看阳关不大,只是座弹丸之地的小关隘,但它阵势险要,一面对山,一面对水,是山川之间夹了这么个关隘,得天独厚,易守难攻。
王廉用的这三招,名为‘过马三枪’,这也是他用得最纯属、最得心应手的三招。与敌对战时,很少有人能在他这三枪下满身而退的。不过本日,他碰到了例外。当王廉的长枪顿时要刺中傅俊的后心时,后者俄然向前一趴,就听唰的一声,长枪几近是贴着傅俊的脊梁骨,吼怒而过。
傅俊再次用长戟拨挡,等两边的战马已交叉而过,王廉俄然又来了一招回马枪,直刺傅俊的后心。
阳城位于颖水北岸,也是度过颖水的首要船埠之一。莽军进入阳城后,把阳城以及四周的地区的船只全数征用。
王廉点头一笑,傲然说道:“宋将军放心,我去去就回!”
校尉断喝一声,先抢刺出一矛,直取傅俊的胸口,傅俊将长戟向外一挑,就听当啷一声,铁矛被弹起好高,还没等对方收矛,他手中的长戟又横着向前一扫。
这突如其来的变招,实在是令人防不堪防。傅俊亦是心头暗惊,此人的枪法不简朴。
刘秀转头看向另一边的探子,问道:“这支莽军的前锋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