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出门靠同乡[第2页/共3页]
张玉良岂能听不出他这是在邀功请赏,放下刚看完的家书笑道:“杜老弟,让你操心了。”
“别谢了,你我本就是同亲,本就应当相互帮衬。”
杜三仓猝拱手道:“操心倒谈不上,只是有些担忧,总担忧出不对。”
“走海路,从角斜场乘沙船去天津,我们这边再去几小我接一下。”
这得益于没死也没跑的那些同亲几近全做上了官,并且不像之前全窝在大营里只能领着点粮饷没别的油水,有的乃至一边兵戈一边娶妻纳妾生娃,把缉获乃至劫掠的财贿变现、往故乡捎信捎银钱和安设新家的事不能没人帮着筹措。
杜三和刘本贵、刘本富等巴县的几兄弟东奔西走,实在忙不过来,竟从泰州买了十三条船,招募了六十几个船工和民夫,就这么带着日升昌泰州分号掌柜帮着雇的四个账房先生,兵分几路,专做江南大营和在江北大营效力的四川同亲们的买卖。
“我接着做这个南岸厅同知,真如果有战事,朝廷真如果让我接着领兵,到时候再调你们返来。”韩秀峰笑了笑,接着道:“马,我留下两匹,剩下的你们连同马夫全带走。营里的赋税也一样,部下多少兵领多少走。吴大人已经同意了石老爷所请,你们如果不从速去反而不好。”
“贱内和犬子也要来跟我团聚,你们如果情愿,就让她们跟贱内和犬子一道来。”王千里笑看着他们道。
“这倒是个好动静,可惜战事太紧,实在抽不开身去江北拜见。”
“这么说……这么说你现现在是没人管也没人问?”
“向来没去过?”
“这么说在江北,有两位做盐官的同亲?”张玉良下认识问。
“韩老爷公然义薄云天,竟不声不响做了这么件大功德。”
烽火连天,家书抵令媛。
不等韩秀峰开口,王千里便轻描淡写地说:“住哪儿不消你们操心,我早帮你们安排好了。也不消为此后的粮饷忧愁,河道这么大一衙门,如何也不会差你们这点饿兵。”
再次赶到江南大营已是下午,杜三让账房先生把帮着从江北采买的鸡鸭鱼肉送到各营,便背着一包手札轻车熟路地找到已积功升任永州左营游击的张玉良的营帐。
“差未几,不过这也不是啥好事。”
“我不走,”大头咧嘴笑道:“我明天就搬劈面守备署,今后没啥事我就跟四哥去找你们耍,到时候记得请我们吃酒。”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俗话说“雄师过境寸草不生”,很多营盘周遭二十里内已被劫掠一空,逢年过节或碰到打了败仗,营官想犒劳兵勇们一番都买不着酒肉,交给别人去办又不放心,干脆把这些事也交给杜三去筹办。
看着他们低头沮丧、欲言又止的模样,韩秀峰放下筷子语重心长地说:“我晓得你们不想走,可你们现在不比之前,不是千总就是把总,混得最差的也是外委千总,既然做了朝廷的官,领朝廷的赋税,就得为朝廷效力,听朝廷调派。如果就这么跟我一起呆在祖家场,一道公文下来要调你们去哪儿平乱,你们是去还是不去?”
“我倒是想去领,可青山营在哪儿都不晓得,我就算去了又能找谁领。”
“送过来,如何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