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三章 表露心迹[第2页/共4页]
“就算肃顺大人帮不上忙,不是另有文大人吗。”
“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本就交好。”任钰儿顿了顿,随即话锋一转:“我想说的是,大行天子垂死时虽命郑亲王、怡亲王和肃顺大人他们经心辅弼赞襄政务,可又将‘御赏’和‘同道堂’两枚印章交给皇后和懿贵妃代小皇子保管,也就是说肃顺大人他们只能拟旨,用不消印,所拟的谕旨能不能颁下去,还得皇后娘娘和贵妃娘娘说了算。”
“统统有劳彦甫兄了。”
“走了。”小山东守在门外,自言自语地说:“应当是有紧急公事,不然也不会连夜赶路。”
“有肃顺大人在,谁敢难堪您?”
“四爷,王老爷差人来禀报,说曹毓英曹大人来了。”
“还得恭迎护送前去热河叩谒梓宫的制台大人。”吴廷栋沉吟道。
韩秀峰同恩俊一起巡查完驻扎在密云县城表里的三个营,回到下榻的宅院天气已大黑,任钰儿一边帮着打水给他洗脸洗手,一边低声道:“四哥,傍晚时王老爷差人送来几个下午在驿站探听到的动静。”
任钰儿轻叹道:“是以先帝的口气拟的,听返来报信儿的吉利说,先帝垂死时已经瘦的不成人样儿了,哪有精力御笔亲书遗诏。”
“只召代理直隶总督文煜去热河叩谒梓宫?”
“那下官先去做筹办。”
“钰儿,哥对不起你。”
新天子颁下一道谕旨,世人随之繁忙起来。
“桂良排不上号,要不是洋人势大,真攻进了都城,乃至把圆明园都给焚毁了,桂良的了局不见得会比庆贤他阿玛强。至于博川,先帝必然会有所防备。他不但跟恭亲王越走越近,之前还曾痛哭流涕谏阻先帝巡幸木兰。”
城内的各寺庙,一概撞钟三万下。韩秀峰等四品以上官员,二十七天以内的奏疏和来往公文全得用蓝印。
韩秀峰也感觉肃顺等人这事办的不大气,心想留守都城的王公大臣必然会有设法,洗完脸擦干手坐到饭桌前,端起碗筷问:“另有呢?”
大行天子龙驭宾天,任钰儿跟韩秀峰一样难受,也换上了素服,正在内宅给连儿念刚托人抄来的大行天子遗诏。
韩秀峰晓得她不会再谈婚论嫁,不想让她老是孤苦伶仃,一口承诺道:“行,比及了巴县,哥帮你建个书院,聘你这位学贯中西的才女做院长!”
“走就走吧,不然我们还得筹办饭菜为他拂尘,还得给他奉上一份程仪。”
这么多年,他这是头一次透露心迹!
韩秀峰、恩俊、吴廷栋、王河东和密云知县等文武官员赶紧摘掉冠缨,换上素服,去郊野列队跪迎,把颁诏的官员迎进城,回到衙署再跪听宣诏。然后将圣旨供于正堂,接下来三天,文武各官每日迟早来衙署举哀施礼两次。
“以是我感觉这事儿有些奇特,十有八九不是皇上的意义,而是肃顺大人他们的意义。”
“遗诏上说的这个皇考是道光爷,是先帝的皇阿玛。”
想到大行天子生前做事老是踌躇不决,再想到大行天子垂死时的那些安排,韩秀峰认识到这动静应当不会有假,不由叹道:“先帝对恭亲王一向怀有戒心,恐怕恭亲王揽权,乃至曾三番两次谕令恭亲王不得进城,不得见洋人。可真如果不进城,不见洋人,这抚局如何办理?成果终究还是见了,乃至还筹设了个总理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