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索旧部英雄奋起[第2页/共2页]
袁术也流了几滴眼泪,将孙策扶起,道:“伯符之心吾尽知矣。方今扬、徐交兵,恰是伯符建功之时,可暂入吾军中,待扫平广陵,吾将与卿共图丹阳,届时出兵西上,擒斩黄祖当驳诘事。”只字不提偿还孙坚旧部之事。
见了袁术,孙策当即以长辈之礼拜倒在地,哭着道:“亡父昔从长沙入讨董卓,与明使君会于南阳,联盟结好;不幸罹难,勋业不终。策感惟先人旧恩,欲自凭结,愿明使君垂察其诚。”言发肺腑,打动摆布。在坐的熟谙孙坚的如张勋、桥蕤等人皆动容。
公元一八四年,黄巾之乱,三十岁的孙坚机遇来了。同为扬州人的右中郎将朱俊知孙坚才气,表其为佐军司马。孙坚便将家室从富春迁往寿春。这时大儿子孙策十岁,二儿子孙权三岁,三儿子孙翊一岁。孙坚跟从朱俊在豫州讨伐黄巾,孙策才十来岁,就已交结着名,名誉发闻。周瑜与孙策同年,比孙策小两个月,也属于早慧的天赋儿童,听到孙策名声,从庐江郡治所舒县前来拜访。两人一见投机,推结分好,义同断金。周瑜劝孙策举家搬家舒县,孙策从之。这两个天赋儿童都是所谓“别人家的孩子”,孙策是“老子豪杰儿豪杰”,周瑜也是王谢以后,其堂祖父周景官至太尉,周景之子、堂叔周忠厥后(公元一九二年底)做到太尉,其父周异曾任洛阳令。
公元一八七年,长沙区星造反。朝廷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仅一月就讨灭区星,又越界讨灭在零陵郡和桂阳郡背叛的周朝、郭石等人,因功封为乌程侯。乌程是吴郡的一个县,乌程侯是县侯,与吕布的温侯、公孙瓒的蓟侯平级,比厥后诸葛亮的武乡侯高一级,比关羽的汉寿亭侯高两级。
提孙策就不得不提其父孙坚。孙坚生于公元一五五年,少有奇节,面貌不凡,十七岁时孤身击败海贼胡玉,名声大振,被署为吴郡假尉,十八岁时会稽贼许昌造反,孙坚被任命为吴郡司马,募兵千余人,与州郡合力讨破许昌,扬州刺史臧旻(臧洪之父)非常赏识孙坚,上书为其请功。孙坚被任命为盐渎县丞,数岁徙盱眙县丞,又徙下邳县丞,历佐三县,地点有称,吏民亲附,轻侠少年来往者常数百人,孙坚接抚待养,有若后辈。孙坚出身寒微,虽有军功才调,却不得升迁,县丞这个小官足足干了十二年。遭受比刘备还惨。
张纮与孙策订交经年,心中固然对他才气、志向承认,但感觉他年纪太轻,仍旧有所踌躇,道:“孙君见问,本应献计,无法我智虑浅薄,又在守丧,五内混乱,对孙君之扣问无甚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