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破三城鸡犬不留[第2页/共2页]
陶谦道:“是极,是极!吾亦上奏朝廷,青、徐二州共讨曹操,必为国诛杀此贼。”
刘备一见刘馗,公然感觉不太投机。刘馗四十七岁,边幅清秀,辞吐高雅,口若悬河,字字珠玑,一派名流风采。刘备自幼本就不爱读书,不学有术,两世灵魂融会后虽勤奋读书,但看得多数是史乘和兵法,对文学触及未几,底子跟不上刘馗的节拍,乃至刘馗说的话、用的典,一点都不懂。刘馗看刘备的目光顿时就带了些轻视。
夏侯渊等只得叨教曹操将军队拉出城外。曹操哈哈一笑,道:“小民如韭,割之复活,先威后德,文武之道也。不施轰隆手腕,怎显菩萨心肠?妙才、元嗣,此治民之术汝等尚须学习。”夏侯渊等诺诺。
曹操屠城,看似名声大损,实际上也并非没有一点好处。汗青上他屠城后,徐州士民固然深恨之,但皆破胆,刘备入主后也未能窜改颓势,从徐州招募的兵士视曹军如厉鬼凶神,未战先怯,天然就落鄙人风。曹操得徐州后,徐州根基上没有起过大的兵变,固然有臧霸、吕虔镇守之功,也可看出小民易忘,被曹军所屠之人不过是“亲戚或余悲,别人亦已歌”罢了。
陈珪出自王谢,年青时与袁术、袁绍、曹操等王谢后辈皆有友情。后举孝廉,任剧县令,感觉天下将乱,便弃官回家,隐居不仕。直到客岁陶谦摈除沛相袁忠,任陈珪为沛相。客岁(公元一九二年)八月,郭贡结合豫州各权势打败陶谦,陶谦败退撤至彭城。陈珪面见郭贡等人,发挥三寸不烂之舌,将郭贡等人压服,沛国归属豫州,陈珪仍任沛相。客岁十仲春,陶谦结合郭贡讨伐曹操,予以呼应,陈珪派兵做出向梁国进犯的姿势,但并未真正出兵。此次曹操反击,并未颠末沛国治所相县,陈珪安然无事。
刘备达到郯县,见到陶谦,曹军早已拜别。这时良成、下相被屠动静传来,州里震恐,郯县颤栗。陶谦好像老了十岁,白发萧然,老态龙钟,拉着刘备的手,道:“曹操竟敢做此罪过乎?不怕万夫所指乎?不惧青史唾骂乎?噫!吾徐州百姓何辜,竟遭此大难!念及百姓惨状,吾肝肠寸断矣!玄德,玄德,君务要为吾百姓报仇!”垂泣不已。
刘备、陈登非常投机,好像多大哥友未见,脾气、气度、辞吐皆相互赏识,长谈至深夜,仍觉不敷,遂抵足而眠。次日持续。陈登将平生志向和盘托出,欲扶世济民。刘备也透露本身志向,欲复兴汉室!两人执手大笑。
刘备谢道:“有陶公互助,破曹必矣!”
陶谦恨恨道:“杀得好!其贼兵如何措置?以吾之见,亦当尽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