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捐城弃地守漯阴[第2页/共2页]
臧霸见陶谦对峙不与曹操起首比武,也便同意,若乘曹操与袁术相持时偷袭厥后背,还是能够的。那这个出兵机会就很首要了,出兵早了,曹操能够掉过甚来先攻陶谦,出兵晚了曹操能够就打败了袁术,落空夹攻的结果。臧霸心中又有些担忧陶谦把握不住这个机会,臧霸不怕出兵早,怕的是出兵晚。
张飞虽不主张与袁军硬拼,但以为不打一仗就退会伤害士气,不如先赐与袁军一击后再撤退。
相持三日,刘备迎来一行客人,喜不自胜,大笑道:“有子经前来助我,何愁袁氏不破、大事不成?”
关羽不同意刘晔之计,道:“袁军虽众,不过土鸡瓦狗,我军皆精锐,何惧于他?高唐狭小,雄师难以完整展开,袁军兵多亦无用武之地。羽与益德、子义迎头痛击,必破之于大河之畔!岂能不战而遁,望风而逃?”
牵招道:“袁氏宽仁好士,智勇双全,志存高远,亦一时豪杰。惜当大事时乏于定夺,又猜忌部属,施以机谋制衡之术,故天下豪杰虽初从之如流水,久之去之亦如流水。”
刘备又问邺城景象。牵招神采有些庞大,道:“汉室倾颓,轨制废弛,袁氏本欲施以法度,纠世之弊,何如遭世族反对,其本人亦出身世族,故法纪久不立,军法皆宽弛。另袁氏正视豫州人,虽拉拢了一部分冀州大姓,但忽视冀州小姓,故县吏、郡兵存有不满。一旦袁氏雄师受挫于外,腹心之地恐有不测之祸。”
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七月二十六日,刘备虚张旗号于高唐,率兵夜遁,南渡漯水,至于漯阴。袁绍占据高唐,领兵追击,与刘备隔漯水相望。袁军欲渡河,刘备派关羽、张飞击之,袁军不得渡。
阙宣大笑道:“汝小子不知兵法,不通时势,岂不闻困兽犹斗否?我军间隔曹操近,袁公路间隔远,若我军逼迫过火,曹操必先攻我军。我军虽足以破之,但必有毁伤。届时袁公路反而坐收渔利。袁绍方与刘备相拒,何能不足力调派援兵助曹操?此军国大事,非汝所知也。”
牵招道:“大兄蹉跎数年,一朝抖擞,豪杰影从,天下侧目,真豪杰也。弟智虑陋劣,仓促来投,并无破袁良策。”
刘备笑道:“子经居邺两年,当对袁氏知之甚详,其为人如何?”
参军事曹宏道:“此曹操缓兵之计,不过曹操先战袁公路,必两败俱伤,我军乘其弊,可收卞庄子刺虎之利。”
臧霸大怒,强压下拔刀的打动,转向陶谦诚心肠道:“陶公,袁公路虽出身高华,申明远扬,雄霸南阳,威震豫州,实在乃当年孙坚之力,其本人自高高傲,并无过人之才,必非曹操敌手。袁公路破则曹操盛,我军实无弊之乘也。请陶公察之。”
其他众将也纷繁请战。刘备不从,道:“兵法云,避其锋芒,击其惰归。袁军精锐,士气正盛,我军即便能挫其前锋,丧失必重。袁绍有黑山在侧,公孙未灭,势不能久在青州。以一时之失地,保有生之战力,方为上策。至于士气,吾当亲为后拒。”遂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