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相互忌惮复旧界[第1页/共2页]
田丰点头:“一来一往,来回驰驱,士卒必疲;且军心机归,在此长久逗留数日尚可,再东下必毁伤士气;刘备用兵谨慎,定然留下大将死守,短期内难以攻入济南摆荡其基业。只要我军破黑山,平公孙,安宁火线,再集众十万,举军东下,刘备以戋戋青州何故相抗?此稳妥之策也。”
刘备强忍着去看一下甘氏的打动,过临菑而不入,经寿光,本地急行,绕过都昌,一举攻破下密,将贼寇千余人全数斩杀。如许就堵截了管承等人退路。
刘备对袁绍非常正视,并不因他汗青上败北而小觑,现在其军中有沮授、田丰在,智略不下于荀彧、荀攸,岂会犯这等初级弊端,或欲赚本身被骗?当下道:“归师勿遏。袁军乃主动退兵,并非怠倦不得以而退,虽分兵三处,我军也难敏捷击破一处,若与其堕入缠斗,袁军其他二部必来合攻于我军。此议不成。”
刘晔、周贯亦觉得不成追击袁军于野。
刘备得知袁绍火线军乱,大喜,召众将道:“黑山取邺城,袁绍火线有失,必退兵。待其再来,我军已肃除管承等人,扫平北海、东莱,无惧于他也。”
袁绍从之,因而给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两军下达号令,命不必回转,速速西上,又派出数千人至平原弥补袁谭兵力,令其扰乱平原郡黄河以北西平昌诸县,自率万余兵也兼程西进。
袁绍见刘备不追,大失所望,问田丰:“刘备不入彀,该当如何?闻其雄师东下,我军再攻济南何如?”
那信使拜伏于地,烟尘满面,描述蕉萃,口唇干裂出血,勉强抖擞精力,沙哑着嗓子道:“……军司马张固、顾恩、孙才等举兵数百而叛,攻淳于将军。淳于将军猝不及防,为贼所伤,亲兵死战庇护得脱,北奔斥丘。张贼等遂杀栗太守,迎黑山贼十余部至邺中,众数万人。下吏受淳于将军之命北来,请袁公速出兵讨贼。淳于将军待罪斥丘,唯袁公之令是听!此为淳于将军赔罪书。”从怀中取出一封手札递交给袁绍亲兵。
沮授瞪了审配一眼,向那信使道:“不必惶恐,且细细讲来。”
田丰建议:“此动静已经没法袒护,不如干脆主动分散,使刘备得知我军火线有变,而后雄师往邺城进发,诱刘备攻平原。我军行进两天后再暗中急行回转,在平原城外布下骗局,等刘备来攻时,一时俱起,或能大破刘备。”
袁绍看完淳于琼赔罪书,折起放入怀中,神采稳定,安闲自如,对诸将道:“诸君何忧之盛也?黑山贼非我军之敌,岂敢害吾等家人?最多不过是用以还价还价罢了,其若索要粮食、财帛、地盘、人丁,吾皆应之,换回家人又有何难?黑山贼扼守山中,我军难以进讨,今其出山入平原,适足为我军所擒耳!”
刘备以典韦、刘猛为前锋,关羽、高甲继之,自领司马俱军成扇面展开,以捕获败兵。刘军合计一万三千人,数量只比管承等贼军略少,而军势之严整、兵士之精锐远过之。
沮授道:“邺城乃我军底子之地,不容为贼寇所占,自当速回军光复。但现在正与刘备对峙,若遽然回军,刘备会否趁火打劫?不得不防。”
审配也回过神来,他家人皆在邺城,强忍心中煎熬,开动脑筋,极力思考方略,开口道:“主公所言甚是。只要我军速速回军,趁黑山群贼方入邺城,不及清算守具,必可一举而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