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苦相持以待贼弊[第1页/共3页]
肖建道:“城虽高大,但听闻户口希少,皆流亡幽冀,取之无益。”
赵云道:“简君何意?”
赵云力谏而不听,退而对简雍道:“应仲瑷虎叔乃有犬侄乎?”
城上守兵共两千五百人,还多有伤者。城下黄巾军可战之兵仍有两万人,此中徐和一万人,李独耳六千人,司马俱两千人,巢集两千人。
简雍遂入见应举,陈恳劝说:“泰山与刘校尉皆为黄巾所患,若刘校尉兵败,泰山亦难独存,故应公令君来救。君顾虑历城袭扰后路,自是慎重之谋,然漯阴又不成不救,实在两难。雍建议君借一曲兵于赵军侯,使其伪为雄师北上,必能使徐和骇惧,使漯阴得救。此乃分身之计。”
王喜深觉得然,遂令加快行军速率,斜向西北,径趋漯阴。
肖建暗里对王喜道:“按照动静,徐和等并非直接西上,而是先攻漯阴。漯阴刘备乃公孙瓒部下悍将,恐怕不易对于。以吾料之,徐和即便破城,也会丧失不小。我军可乘其疲敝,尽夺其兵,因号令全州黄巾,同一批示,何城不能下?何人不能击?如臧洪之流,又何足挂齿!”
应举道:“一曲兵太多,吾仅四曲,岂能借去一曲,且给赵子龙一屯兵。”
刘备喜道:“非君之言,吾将铸下大错。听君之谋,吾又有何疑?必与蛾贼周旋到底。城在人在,城破人亡!”因而奋发精力,巡行三面城头,安抚兵士,鼓励士气。世人见刘备如此自傲昂扬,民气渐定。田豫又去号令县中大姓构造百姓运送守城用的巨石、滚木之类。叶家属长叶献以身作则,亲身脱手搬运,周、刘、邓几家不得已也再次进献人力、物力,帮手守城。
关羽、周衢守东城,张飞、谢荣守西城,各丧失一两百人,各残剩七百多人。
王喜道:“吾亦知之。若大贤能师尚在,必能束缚部下,不使残虐治下百姓,不致其离散。”扼腕感喟。王喜固然常常犯境齐国,寇掠劫夺,但对其治下于陵的百姓还是相称保护的。此次他弃于陵而西,有上千百姓迤逦而随。
刘备回军前,城中本有五曲兵士两千八百人,陈禄夜袭黄巾倒霉丧失六七百人,二十八日上午守城战丧失三百人,二十九日上午守城又丧失数百人,仅余一千多人,每曲剩两百多人。田豫又告急调集县中大姓,抽调来宾徒附,又募民当兵,共得八九百人,弥补进军伍中。
正月月朔晨,刘备亲率陈禄等五曲兵士两千人守南城,成果仅打退黄巾第一轮打击,就丧失数百人,首要因为新入军兵士未经练习,军纪败坏,战力低下,不但未能增加原军战力,反而因为扰乱阵型、不听号令而降落战力。八九百新兵死了一大半。
田豫道:“不然。漯阴之于刘公,正如关中之于高祖,河内之于光武,皆底子之地,不容有失,失则无立品之所、用武之地。现在看似黄巾凶顽,其势已衰,当死守与其相持。数九寒冬,冻人堕指,其岂能久陈兵于田野?且粮草也难以支撑。以豫料之,不出三日,其必退兵。届时我军掩击厥后,破之必矣!请刘公勿得摆荡,当对峙以待其敝!”
与此同时,临朐、高山黄巾合兵率众西奔,拟经般阳而至于陵,现在方才度过淄水。
漯阴城就如惊涛骇浪中的一页扁舟,看起来随时都会颠覆,但最后却始终未破。黄巾整整攻了一天,士卒毁伤甚重,高低皆疲,怨声四起。四名上使以及其下的小帅之间各有策画,定见相左。李独耳对徐和对峙的先攻漯阴、再进兖州的计谋大加抱怨。徐和怒而辩驳此乃众议,当时李独耳亦附和,现在纯属推辞任务。司马俱和巢集则成心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