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孙郎与周郎[第1页/共3页]
周瑜白衣胜雪,闻言轻抚腰间玉箫。
孙策重视到使者靴底沾着中原特有的红土,这是日夜兼程赶路的证据。
孙策摆了摆手,算是临时放下与刘备的过节,问道:
他们怀中揣着的鎏金圣旨,即将在这江东之地掀起一场惊涛骇浪。
他转向身边的周瑜:“公瑾,曹操这是唱的哪一出?”
孙策点了点头,他也不是不知大局的人;别的,确如公瑾所言,曹操让他定都豫章郡南昌,就是为了让他与江东刘备拉开间隔,减缓与刘备的抵触,合力讨伐赵云。
那么,占有天下三分之二边境的诸侯,如果拧成一股绳讨伐赵云,胜率还是很高的。
“公瑾,你说此次,曹操纠集各地诸侯伐明,有多少胜率?”
最后,竟以天子名义封他为豫章王,命他定都南昌。
语落,孙策噌的一声抽出腰间佩剑,怒道:
“主公!”
但周瑜却对他说,只要两成胜率!
“公瑾的意义是,即便各地诸侯呼应曹操伐明,他们也会如当年伐董的诸侯那般,各怀鬼胎,出工不着力?”
明显,这是孙策决定跟从曹操讨伐赵云,最体贴的题目!
使者恭敬地捧着鎏金圣旨,见孙策与周瑜连袂而至,赶紧躬身施礼。
“但某毫不与刘表老匹夫为伍!”
周瑜晓得孙策很难接管这个估测,说道:“伯符可还记得,当年十八路诸侯伐董?”
见孙策又要生机,周瑜语气慎重:“伯符你先听我说完!即便有刘表,你也要参与伐明,因为,这是你的机遇!”
孙策手中羊毫微微一顿,墨汁在代纸上晕开一朵黑花。
跟着圣旨缓缓展开,孙策的瞳孔微微收缩。
圣旨中那些富丽辞藻像一把把钩子,先是盛赞其父孙坚“忠勇贯日”,继而称他“克绍箕裘”….
周瑜眸光一凛:“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
大将周泰疾步入内,甲胄上的雨水滴落在地砖上,“许都来使,持天子圣旨候在正堂。”
“别的,圣旨中让你定都南昌,明显是在调和我方与刘备的冲突!”
如此一来,他岂不是要与大耳贼成为盟友,齐伐河北?
这也是上一次,刚与刘备和谈,孙策就偷袭刘备的底子启事,因为吴郡一向是孙策的心头肉。
听周瑜语气如此严厉,孙策猎奇道:“甚么机遇?”
丹阳郡,宛陵城。
他抬眼时,虎魄色的眸子里闪过一丝锐光:“曹操的使者?”
孙策沉默了起来,这点他倒不好断言,毕竟民气隔肚皮,其他诸侯如何想的他如何晓得?
“伯符息怒!”
周瑜微微点头,又道:“伯符有此远见,刘备、刘表、刘璋、张鲁、马腾、韩遂、公孙度等人也有吗?”
在孙策想来,现在赵云固然占有了黄河以北,以及中原三郡,但对于全部天下来讲,赵云占有的边境,还不到天下的三分之一。
喜好汉末之常山赵子龙请大师保藏:汉末之常山赵子龙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而曹操若以汉帝的名义封他们为王,那么他们就能名正言顺建国,成绩他们心心念念的王业。
但现在,周瑜以为河北赵云,才是他们最大的仇敌,说道:
他起家时,腰间佩玉相击,收回清越声响:“请公瑾一同接诏。”
说实话,他已推测曹操会站出来纠集各地诸侯伐明,但按照他这些年汇集到关于赵云的信息,以及自我的总结,他实在并不看好诸侯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