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席间试探[第2页/共3页]
蔡瑁借机问道:“但不晓得至公子多大年事?”
刘表听到蔡瑁的话,浅笑的面庞随即沉了下来。双目看向刘琦,眼神中闪过了一丝寒意。
就在蔡瑁暗自窃喜之时,只见正席间的刘表忽的拍了一下桌案,敞亮的响声不由将众公卿吓了一跳。
“琦儿本年已经十九岁了,长得与我年青时竟一模一样。天佑我刘景升后继有人啊!”之前刘琦的一番答对,让刘表心中大悦。借着酒意竟少见的夸奖了刘琦几句。
在听刘表说出“后继有人”这四个字后,一旁的蔡夫人眉头一皱。心中暗下决计,必然要将刘琦架空出荆州。不然今后绝对是她和蔡氏家属的心头大患!
见刘表踌躇不决,刘琦暗想,如果此时正面回绝去往江农历练,蔡瑁多数会以此借题阐扬。到当时不但本身的形象会在世人面前大打扣头,就连刘表恐怕也会从内心藐视本身。眼下想要打动刘表让本身留在荆州,恐怕只能效仿刘备打出亲情这张牌了!
刘琦站在原地思忖了一会后,对着蔡瑁拱了拱手,说:“母舅,父亲帐下荆州众公卿。文有蒯越、蒯良二位先生帮助。武有母舅、黄祖将军。琦不敢大胆妄言,明天我意在为人徒。聆听父亲与母舅以及众位大人的教诲,实不敢班门弄斧。”
见状,刘琦只感受背后盗汗直流。用余光朝正坐处的刘表看去,只见刘表嘴角微微上扬,刘琦这才将心放到了肚子里。
蔡瑁本来想说些甚么,但看到刘琦恭送本身退席,只好恨恨作罢,随即回到了本身的坐位之上。
刘表听到蔡瑁的建议,轻拈髯毛沉吟半晌,并未当即做出答复。
刘琦遵循宿世从评书入耳来的激辩情节,将刘表以及他帐下的文武公卿悉数夸了一遍。最后提出将众文武公卿当作教员,一方面举高众公卿的职位,使他们的重视重心转移。另一方面又保全了刘表的面子,固然有敷衍之嫌,但幸亏总算顺利度过了这一关。
蔡瑁获得蔡夫人的眼色,斟满酒水,站起家来对着刘表说:“主公,我观至公子气度不凡。今后必成大器,在此提早庆祝主公。”
刘琦听到蔡瑁的这番话,不由被惊出了一身盗汗。心想,江夏黄祖为人刚愎自用。加上他与蔡瑁一党朋比为奸,倘若蔡瑁表示黄祖难堪本身,本身在江夏毫不会好过。何况孙策为报父仇几次攻打江夏,本身此去恐怕凶多吉少!
蔡瑁听完刘琦所说的话,心中暗自气恼。令他想不通的是,平素驽钝的刘琦竟不知何时开了窍儿,竟连续几次将本身的话锋转移。想到这里,蔡瑁端着酒杯的双手不由减轻了一丝力量。
见状,刘表有些错愕,问道:“我儿为何落泪?”
刘琦思来想去,心中不由有些沉闷。随即多喝了两杯水酒,清酒度数固然不高。但酒杯的容量却实在不小,十几杯水酒下肚,刘琦模糊感觉酒意上头,不由摇了点头。
众所周知刘表是汉末大儒,注有《周易章句》、《五经章句》等书。对儒学有很高的涵养,但何如刘表志在自守,对于兵法战册并未有高深的研讨,乃至对此类册本有些架空。
坐在刘表身边的蔡夫人,将刘琦的行动尽数看在眼中。见刘琦数次将蔡瑁的话锋转移,蔡夫民气中不由升起一丝怒意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