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汉末大丈夫 > 第77章 神童,与今古之争

第77章 神童,与今古之争[第1页/共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弘农杨氏之以是能在将门中留下香火情,是因为起码到目前为止,凡在军中能做到军司马以上军职者无有不通经传的,他们都读过我们家的欧阳尚书,平常的边郡武夫,只靠英勇杀敌能做到曲长恐怕就已是极限了,而我朝近百年以来,做到将军之位的,又有几个是真的带兵兵戈的武夫出身呢?”

但恰好现在这世道,天下人,特别是关东人,都以学习古文经学为荣,几近统统的大儒都是搞古文的,天子想让大师学今文学派,可大师不学,他能有甚么招呢?

这,实在也是秦宜禄感觉杨家费事的处所。

而即便是如此,刘宏在很多事上也是故意有力的,比如那熹平石经上所刻的诗,就曾相互辩论不休,最后还是不得不刻上了代表古文学派的《鲁诗》而非是后代而来的秦宜禄所熟知的毛诗,乃至卖力参与熹平石经的所谓大儒,也多掺沙子,虽死力制止关东世族参与此中,也使得主导权始终紧紧把握在杨赐杨彪父子的手里,但包含马融的先人马日磾和他的门生卢植都在此中,因为他实在实在是已经无人可用了,这类儒们乱世,总不能搞一堆寺人,阉宦的喽啰去参与事情吧?

“所谓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关西将门大多都读过我们家的尚书,大多也都是今文学派之人,这些人厥后渐渐的轻易做都尉、校尉、将军等职,天然与我杨家也就有了如许一份香火情,再加上我家中先贤运气好,多做了几代朝中卿相,对同出身于关西之人多有关照,天然,久而久之的便成了所谓的将门之魁首了,此其一也。”

说到底,这实在还是今古文学之争,今文经学派现在真的是干不过古文了啊。

“我天然是明白君子慎独的事理的,但是我私心觉得,这就是一句屁话,贤人之言也并不满是对的,礼这个东西,不能没有,但如果事事守礼,不但活的未免辛苦,人憋得久了,说不定会憋得心机变态,在脾气上憋出甚么弊端来也说不定。”

忍不住偷偷地朝秦宜禄两腿中间的私处看了一眼,却发明本身这位教员的腿上竟然穿了裤子,甚么也看不到。

但是皇权,到了桓、灵这两辈的时候使起来也真的是力不从心,关西出了个马融,就是搞古经的,那些关东的世族一看,伏波将军马援的先人都开端搞古经了,那家伙给他这好一顿吹啊,直接把他吹成了天下第一大儒,说他是古文经学的集大成者,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关西人,包含武将在内,都去跟着这马家去学古经去了,刘宏乃至不得不搞出所谓的熹平石经,将今文经学大张旗鼓的刻在石头上,奉告天下人,这才是官学啊!

“至于说君王信赖,恐怕到时候就更靠不住了,现在这党锢之祸闹到这般境地,今上对党人措置起来手腕不成谓不狠辣了,但是这党人莫非不是一年比一年势大么?明眼人都能看得明白,这党锢,迟早是要解禁的,真如果等天下大乱的时候,君王……恐怕也一定是真君王了,不然又如何叫礼乐崩坏呢?”

这杨彪较着是逗小孩的话,却被他当真了,这杨修如果然能在十岁之前具有五经博士的水准,那就不是甚么天赋,而是妖孽了。

实际上正儿八经的儒学哪有家学的事理?四书五经莫非是甚么难懂的东西?买本书回家自学不就得了么?人家孔子写的书,莫非另有版权的观点不成?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