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汉末大丈夫 > 第342章 改稻为桑的成本

第342章 改稻为桑的成本[第4页/共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本来是如许,但是,如果真的是崇文抑武,不会导致军队的战役力降落么?”

“这天下的政策,向来都不在于如何草拟,而是在于如何履行,履行如果不能到位,再好的政策念出来,经也是歪的。”

杜萍闻言想了想:“天然是良政。”

杜萍恍然大悟道:“本来如此,本来这就是安利号的意义”

古时候兵戈,说甚么十石粮运到处所剩半石,实在那九石半里真正吃到民夫肚子里的能有半石就不错了,剩下的粮食去了哪,向来都是个心照不宣,不成说之事。

“啊?”

“在传统的社会中,资本的多少首要取决于地盘,只要地盘上有人在耕作,收成上实在都是大差不差的。浅显的农夫啊,只如果种上了地,不管朝廷如何收税,收多少税,就没有不经心极力服侍庄稼的,以是官方财产取决于天时、水利。”

“以是如果朝廷真的要做这改稻为桑之事,起首,需求在徐州买粮,可谁去买呢?是不是要派人监督?但是又要谁去监督那些监督买粮的人呢?”

如果直接从各地州府调派赋税,各地州府的高低官吏必定也会高低齐手,特别是运输过程中的耗损,恐怕会是天文数字。

“朝廷,甚么是朝廷?朝廷就是一块牌匾,只如果身穿官服的人,谁都能够说本身是代表朝廷,代表朝廷,就有着强迫性,到时候他们做任何事,都大能够说一句,这是为了改稻为桑,改稻为桑利国利民,乃是国策。”

到最后,能够是感觉如许辨别谁贫的代价太高,干脆就不辨别了,有钱的没钱的一块发了。

“任何事情,都有本钱和收益两面,改稻,就是本钱,而为桑,就是收益,如果两件事的主体都是百姓,那倒也罢了,可如果改稻的本钱有百姓承担,为桑的收益由富户官吏所收取呢?”

皇宫以内。

再比如朝廷让商贾运粮,商贾常常也会通过市场的手腕,歹意抄高良家,朝廷给盐引,商贾也会尽量抬高盐价。

“商君书的那套,指的是只要卡死一个社会统统的上升的晋升门路,逼的统统人都只能老诚恳实种地,那么老百姓如果还想要出人头地如何办呢?那就只剩下上疆场冒死了,但凡是还能有其他体例,谁情愿上疆场玩命呢?”

“当然,这实在也只是中策,并非是上上之策。”

“安利号固然是权贵的联盟,但它的核心仍然还是贸易,贸易的核心是互通有无,贩子通过贸易的体例实现对百姓的剥削,朝廷再通过剥削贩子的体例取国用。”

“错,这是个不折不扣,地隧道道的恶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