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司徒杨赐[第1页/共2页]
杨赐闻言心中测度,以蔡邕昔日做派,从不过问朝堂之事,本日为何会提起此事,不由悄悄警戒。“本日何事?老夫年纪大了,身材不好,本日朝堂上有些不适,不知伯嗜所说何事啊?”
“哦?此子竟然有此之能。”杨赐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那垂白叟可知恰是这乌合之众本日让皇甫嵩大败。”
杨赐见蔡邕起家要走,这才开口道:“伯嗜莫急,既然来了,就陪老夫多聊几句,坐,坐,”待看到蔡邕坐下,这才又说道:“伯嗜刚才说要助老夫一臂之力,不知是......”
杨赐不明其意,摇了点头,只吐出四个字,“乌合之众。”
就在杨赐一人在书房沉吟的时候,管家前来禀告,言说侍中蔡邕求见。杨赐不解,这蔡邕从不过问朝政,只言诗词歌赋,本日如何会登我的门?这不由勾起了杨赐的猎奇,招手让管家将其请进书房。
杨赐斜了邓盛一眼,“休要再说,你晓得我们要达到我们的目标,还得依仗这何进,此时休要再肇事端。”
邓盛跟着杨赐进了马车,这才说道:“老太尉,本日这朝堂之上......这何进他如此放肆,枉顾江山社稷,他......”
“这个,”邓盛顿了一下,才开口说道:“怕是,自保尚且不敷,更不要说剿贼了。”
杨赐心中更是惊奇,这事他也是方才从邓盛处听到,这蔡邕为何也晓得了,莫非是邓盛说与他的?又一细想,不会,蔡邕与邓盛素无交集。
杨赐刹时眼中精光一闪,面色一肃,坐直了身子,面上哪另有刚才的龙钟之态,“伯嗜那边此言啊?”
“垂白叟感觉黄巾军如何?”蔡邕再次提出了一个杨赐意想不到的题目。
杨赐再次摆了摆手,看了邓盛一眼,邓盛赶紧禁声,杨赐这才渐渐的开口道:“伯能啊,这何进如何,你我心知肚明,无庸多言,我且问你,这董卓被抽调走,皇甫嵩和朱儁可还撑得住?”
杨赐心中虽略有惊奇,但面上却涓滴不动,说道:“伯嗜那边此言啊?”
“嗯?”杨赐心中一惊,莫非蔡邕被黄巾拉拢了?但转念一想,黄巾拉拢蔡邕有何用,不如直领受买十常侍不是更好,也更轻易胜利。杨赐心中顿觉不解,一来不明白蔡邕为何会为黄巾说话;二来黄巾又如何会归附党人;三来若不是听到皇甫嵩为黄巾所败,他是底子看不上黄巾军的,归附也毫不会要,反倒是个拖累。
蔡邕固然内心有气,却不好发作,只能按下心中不爽,与其与杨赐绕弯子,不如直接干脆点,说道:“倒也没甚么,只是不想我党人功亏一篑啊。”
蔡邕见杨赐半晌无语,只得持续说道:“垂白叟感觉如果这黄巾归附于我党人麾下,我党人当有几分胜算?”
“既如此,垂白叟可有想过另辟门路?”
蔡邕见此内心暗骂一声老狐狸,只得开口道:“老太尉,本日朝堂之事垂白叟如何看?”
邓盛听了不在多言,在一旁皱着眉头,一脸苦色。杨赐挥了挥手,邓盛赶快辞职。
“确切,是以,这董卓一走,皇甫嵩与朱儁怕是......,老太尉,你说这何进此时调走董卓,是何用心?他但是要......?”
“是,大人,但是......”邓盛踌躇了一下,还是说道:“但是,大人,这窦武之事前车可鉴啊,更何况这何进不过一个屠夫,比之窦武还要不如,我就怕大人所托非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