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好浑的水[第1页/共2页]
那门子也不敢再多说甚么,当即推开大门,把四人迎了出来。至于那马车车夫则是急着赶回绍兴,便没有跟着进入王家大宅。
王守仁会试落榜后曾给余姚家中写过一封家书,说要游学三年,可现在倒是俄然返回余姚,不能不让人起疑。
不想在这件事上持续聊下去,王守文便挠着头转移了话题。
小三元固然比不得乡试、会试、殿试的大-三元,但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考得的。王守仁本人就未曾获得这份殊荣,故而他对谢慎还是非常佩服的。
“我们还是先回府中吧!”
他在绍兴的时候但是亲眼看到锦衣卫从陆府分开的,他当时只觉得锦衣卫与陆渊有干系,未曾想王守仁的叔父也卷入了盐运使卢仲景的案子。
“不消说你的名次也是开端,你真该学学人家慎公子,含而不露,满腹诗书却谦逊有礼。”
王守文点了点头,便掉转了方向沿着抄手游廊往王守仁地点的书房而去。
“嗯。”
(求保藏,求保举票!)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如果自家属人有难,王守仁都不去设法救援,那他知己必然会遭到怒斥的。
“守仁兄过誉了,小子不过是运气好些,才气考得这小三元。”
“你先去歇息半晌,我一会便来接你。”
王守文皱眉道:“慎贤弟,这是如何回事?难不成锦衣卫的人又调转方向来了余姚?”
说完王守文便迈开步子进入书房内。
说完后谢慎便快步跟上了王守文和谢丕,沿着抄手游廊急行。
稍顿了顿,王守仁接道:“你们过了院试,便算正式拿到了生员的资格,能够到县学进学了。但你们切不成是以就沾沾自喜。须知科举之路漫漫,拿到秀才功名只是个开端。以后你们要在县学中尽力学习,早日考过岁试,科试,好代表我们余姚插手两年后的乡试。乡试以后另有会试,切不成学为兄,粗心失荆州啊。”
王守文瞪圆了双眼,难以置信的问道。
“快翻开门!”
“三少爷?”
“嗯,也好。”
王守仁摆了摆手道:“甚么叫运气好?读书人读的是儒家经义,写的是治世时文,若没去过人之处,慎贤弟也不会被大宗师点选为案首。”
一提到院试,王守文就尽是高傲的拍了拍胸脯道:“此次我们三人都是院试上榜,没有让大哥绝望。”
王守仁这话说的有那么一丝自嘲的意味,经历过会试的得胜后想必王守仁本身内心也是五味杂陈。
“咳咳,还得劳烦这位小哥先带这位小娘子去歇息。”
不但王守文有些发懵,便是谢慎都是大惑不解。
王守仁迷含混糊的醒来,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见王守文身后站着谢慎和谢丕,淡淡道:“你们从绍兴返来了?如何样,院试考的如何?”
“大兄,我返来了!”
本来熙熙攘攘的街道现在是冷僻不矣。这倒也罢了,就连临街商店也大多关门停业,门窗舒展。
谢慎一行四人乘着马车从绍兴返来,刚进余姚城,便感觉氛围有些诡异。
长兄如父,现在老父王华在京中仕进,王家真正管事的天然就是王守仁。王守仁回到余姚,作为弟弟,王守文是必必要前去拜见的,不然就是目无兄长,不容于礼法。
“对了,慎贤弟此次院试又是案首,这小三关考下来他怕是要在余姚士子圈子立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