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寒门国师,开局被小媳妇捡回家 > 第74章你也是高丽人?

第74章你也是高丽人?[第1页/共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回城的一起上,安东俊就如同翻开了话匣子,滚滚不断,还没进城门,就已经把自家的秘闻差未几都说了个遍。

等了约莫两刻钟,也就是半个小时摆布,俄然听到梆子响,接着就是举着火把的衙役们开端保持次序,让考生列队,接着就是搜身,入场开端。

拎着本身的笔墨砚台、水壶等家什,赵承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天还没有亮,四周黑乎乎的满是人,大师尽量低声扳谈,但是人一多起来,噪音还是很大。

以是安东俊才通过父亲的门路,获得了县令的答应,回到清河县插手县试。

虽无棉花,此时百姓们御寒的衣物也有很多,除了毛皮制成的衣物以外,就是鸭绒添补的冬衣,当然费事百姓也有效芦花来添补的。

考场设在了县学,间隔衙门并不远,早在一个月前,县学就被清空了,打扫得干清干净,包管老鼠来了都得饿死。

这么多县中的豪杰,还要到府试中再次厮杀,胜出者再颠末乡试的淘汰,终究能站在文华殿上,享用天子赐下御酒的,又有几人呢?

不得不说安东俊说得没错,县试仅仅是科举的第一场测验,就足足稀有百上千人测验,而发榜只取三十名。

身处他乡,又饱受冷眼,安东俊感觉能碰到一个老乡,那真是太亲热了。

赵承拱了拱手:“赵承,清河县本地人,也是插手此次县试的士子。”

被众士子架空,安东俊产生了庞大的孤傲感,好不轻易找到了一个会说高丽语的赵承,天然就有了一丝靠近感。

可见不管是当代还是后代,为了自家孩子的前程,做父母的都是煞费苦心啊。

赵承摆摆手:“我可不是高美人,只是刚好会几句高丽话罢了。”

他拍了拍安东俊的肩膀:“尽力吧,不然如何有颜面归去面对你的父母?”

安东俊赶紧拱手为礼:“赵兄好,有幸结识赵兄,实在是小弟的福分。”

赵承听完以后,不由慨叹一声:“不幸天下父母心啊。”

安东俊本来只是宣泄式的喊一句罢了,也没希冀谁能听懂,没想到竟然听到了高丽话。

安东俊哈哈大笑道:“但是碰到赵兄以后,顿时就高兴了!”

终究谁又能留在上京,成为京官呢?

这大抵就是所谓的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吧。

因为棉花大抵是明朝时传入中国的,大陈在唐朝以后,代替了本来的五代十国,以是这个时候点应当还早于宋元。

换了清河县任何一个士子,都一定能听得懂安东俊这一句故乡话的反击,恰好赵承是听得懂的,他也用高丽语回道:“内戛以撒亚几!”意义就是:必然有我!

有的人从小考到老,五六十岁还在考县试和府试,想求一个“乡贡”的身份而不成得。

在浩繁士子的严峻等候当中,县试终究开端了。

赵承无法点头,这安东俊固然有点疯颠癫的,但看起来还行,用故乡话宣泄了一句也只是近似“莫欺少年穷”之类的,没有说甚么刺耳的话,以是对这个家伙的观感还算好。

测验人数肯定下来后,考生的身份需求查对一遍,肯定没有作奸不法者,也没有其他府县的考生,都合适了本次县试的前提,才会把名单报到教谕处,再由教谕报给县令。

就连赵承本身,何尝不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呢?一样在为“乡贡”这个身份而尽力着。

安东俊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没掉出来,这还是他来到清河县今后,第一次被人用这类体例鼓励,他冲着赵承的背影大吼:“不会孤负的赵兄!不会孤负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