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道为三一[第2页/共3页]
何濡、腐败、左彣,三人中有两位小宗师,对武道的了解已靠近化境,特别腐败,修习的青鬼律包含万象,师从陈蟾对天师道道法也有很深切的认知。至于何濡,他是阴符术的传人,聪明才干,当世几近不作第二人之想,对佛道两教融会贯穿,学究天人。另有宁玄古,能和孙冠对峙三日,又是魏元思最钟爱的小徒,他雅量高致,为了表白绝无介入道心玄微大法的野心,婉拒了徐佑聘请他来明玉山共同参详的建议,只是多次手札来往,供应了无数鞭辟入里的观点,制止了堕入一字之误、谬以千里的歧途。
据后代传说,《灵宝五符经》最早于上古期间被大禹获得,并以之治大水、分九州,成为夏国第一代君主。大禹归天以后,《灵宝五符经》被封存在山石当中,吴王阖闾伐石制作宫殿偶尔得之,从而传播后代。
在密库中闲坐七日夜,徐佑不言不语,仅进食少量,其他时候要么冥思,要么熟睡,要么盯着道心玄微大法,上面的每一个字他早就印在脑海里,倒背如流,可事光临头,却始终没有充足的信心迈出第一步。
想那魏元思闭关五年,不但神功未成,并且被反噬道心,毕生有望晋位大宗师,引为毕生憾事。不问可知,这道心玄微大法必然有不为外人道的凶恶,或许在修炼过程中就会逐步闪现,徐佑自问论才干和修为远不及魏元思,前贤未竟之伟业,他可否毕其功于一役呢?
可那又如何?
道心玄微大法的修炼口诀闪动着金光,在脑海里一一闪现,徐佑靠着墙,双腿平伸而坐,无身印,无指模,随便天然。
乾为炉,坤为鼎,
腐败道:“无者,气也!气无形可见,无质可得。人之初,也就是气为二的无境!”
顷刻之间,
无休无止的欲念,澎湃而来!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徐佑眼眸里的微小烛光终究大炽,道:“欲守道,先守心。心为一身之主,心能禁,则形神不邪,这是心字!”
开初,《灵宝五符经》独一一百七十四字,层次敷畅,斗拱星罗,词意昭明,金声玉振,可谓字字珠玑。阖闾以此经问道于孔子,也无所获。能够说大禹后的千百年,向来没人能够破解经中奥义。直到天师道第九代天师观妙真君魏元思以天人之智续写《灵宝五符经》,终究解开了内里储藏着的无上大道。
“虚为神,有为气……那,何为空?”
道,心,玄,微!
徐佑历经存亡艰巨,从鹤鸣山戒鬼井盗走的这本《灵宝五符经》,足足有三万余字,比开初本,已经扩大了十数倍,文义仍旧晦涩难懂,异化了魏元思解读前经的注释另有自行参悟的大法,一言一字,无不暗含玄机,不夸大的说,当世能够读懂的人,毫不会超越十个。
徐佑推开案几,起步于斗室里来回九次,负手立于烛光前,双眸通俗如海,却只要那一点点的微光闪动,低声道:“魏元思开篇名义,道乃三一,以虚、无、空为三重境地,道之初为虚境,明白了何为虚,才一脚跨入庙门……”
徐佑眼睑闭合,如果此时有逐帧逐帧的定格技术,能够看到他在闭合那一刹时,几近是完整保持着匀速,未几一秒,很多一寸,奥妙到了极致。
怪不得他创出此等震古烁今的神通功法却不敢宣于天下,如果被道门历代祖师晓得,必然气得从棺材板里爬出来,不为别的,只为这背天逆道之举,实乃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