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洞中初见[第1页/共3页]
苏棠反唇相讥,道:“男人志在四方,岂能拘泥这盒中之物?”
“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郎君要成为智者,须立远志,莫非因为过年就能健忘了志向吗?”
“清芷,把稳!”
“这是选冬葵、蔓菁、韭菜、萝卜、菰菜、冬瓜、兰香等七种菜蔬做成的七菜羹,小郎要记得吃完,不成剩下来,更不成倒掉,不然的话,这一年的福分就全都没有了!”
徐佑笑了笑,没有接话。况肃书见徐佑不反击,感觉败兴,哼了一声别过甚去。詹泓有些难堪,望着徐佑,徐佑不觉得意,道:“走吧,早点登山,免得去晚了连个站脚的处所都没有。”
冬至抱着她的小腰,俏脸放在肩头,道;“小郎才不会在乎我们偶尔的猖獗,苏女郎说的对,过年也不能忘志,男人有男人的志向,我们女郎的志向就是玩弄小郎!”
剪綵人是人日的例行活动,或镂金薄贴在屏风上,或用彩纸剪成人形戴在发髻。徐佑见秋分真的很喜好这个丑不拉几的綵人,心生促狭,随*了戴在本身头上,回身走出了门。
话音未落,吴善来报:“詹郎君携其他九人在门外等待,说跟小郎前日约好了时候,本日登龙石山赏景赋诗。”
“郎君,我传闻这洞中眠有一青一白两条神龙,青的凶恶,常常下山吃人,我们这么出去,会不会恰好碰到青龙啊?”柔滑稚涩的女子声音从洞里传来,带着荡荡悠悠的覆信,传入徐佑等人的耳中。
“不好!”
詹泓自重新领受了至宾楼,少不得抛头露面,四周应酬,因此交友了一众老友,平时吟诗作对,走马章台,在钱塘文坛倒也有了点名声。此次人日登高非得聘请徐佑,一来两人干系非比平常,二来想借徐佑的东风,为自家脸上贴金。俗话说花花肩舆世人抬,徐佑既在钱塘安身,和本地的士子多来往没有坏处。
龙石山在钱塘湖和钱塘江之间,峰峦峻秀,奇石异洞,竹树交翠,是正月初七公众登高的好去处。
秋分立即依计行事,一把抱住徐佑,将他的双手牢安稳定住,接下来却又傻了眼,道:“阿姊,我抱住了,可如何摘啊?”
“等人?”履霜不解,道:“该来往走动的朋友都走动的差未几了,本日还会有客人登门吗?”
詹泓字清泉,仓猝道:“如晦,你曲解了,七郎定不是这个意义!”
“三成已经不得了了!”徐佑昂首看到秋分的发髻上戴着用潢纸剪成的綵人,扑哧一笑,道:“谁剪的綵人?太丑了吧?”
履霜没好气的走了过来,放下铜盘,纤纤素手悄悄搭在徐佑肩头,双足踮起,微微隆起的酥胸几近碰触到了,柔若有力的娇躯披发着淡淡的暗香,垂下的发丝随风摇摆,说不尽的娇媚动听。
人日吃七菜羹,这个风俗后代也有,徐佑并不陌生,端起碗尝了口,赞道:“鲜美醇香,七味烦复,竟还能熬制出如此好菜,秋分,你技术大涨啊!”
秋分笑的眼睛弯成了新月,道:“我找方阿姊学的,她做的才喝采吃。我太笨,学了两天只学会了三成!”
过了元日,乡亲四邻亲戚朋友开端相互走动,街道内里顿时热烈起来,鼓噪声、嘈闹声、酬酢声、打孩子声此起彼伏。徐佑迎了几波客人,都是周遭的邻居另有杜三省等县衙里的熟谙,到了下午,苏棠带着方绣娘登门拜年,送了亲手绣的巾帕、腰采、香囊等小玩意,另有一些好吃的糕点和胭脂水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