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唇舌[第3页/共3页]
“虞郎君性子如此暴躁,没听过欲抑先扬吗?哦,也对,你不读《战国策》,天然不知冯谖为孟尝君狡兔三窟的文章,那篇文章用的欲扬先抑的伎俩,我反其道而行之,用的是欲抑先扬!”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浏览,请拜候 请保藏本站浏览最新小说!
徐佑既然决定以文名安身当世,儒家是最不能获咎的一个派系,治世时站于台前,乱世时隐于幕后,可不管治世还是乱世,不管朝堂还是官方,儒家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遇风云窜改龙,生命力强大的超出统统人的设想。
由始至终,虞恭都被徐佑逼得说不了三句话,却又被他挖苦为废话多,学问浅,真真气死人不偿命。徐佑眸子里适时的透出轻视,道:“是非派不成以临国教,倒是救危的权宜之术,真当索虏兵临荆襄,剑指江东的时候,保境安民,匡乱归正,十个只会夸夸其谈的虞郎君,一定比得上一个纵横家!”
他慷概激昂,蓦地指着虞恭,道:“若无被虞郎君鄙弃的《战国策》,古人又如何得知千百年前,竟有这等诡谲相轧、机谋倾夺的期间?又如何能够体味当今圣明之主,面对索虏的狼顾野心,为江东百姓营建的这方乱世的宝贵和艰巨?鉴于旧事,有资于治道,虞郎君能传百万言,却不能览古今,只晓得取信师法,言辞再多,也不能称为博学多闻!”
徐佑先以司马迁评价六家的观点动手,借用了辩证法的道理来评定《战国策》的利弊,先声夺人,言之有物,也让人无从辩驳,且迫不及待的想听后文。
“虞郎君,此言差矣!”
雨时楼里响起了窃保私语,大家望着侃侃而谈的徐佑,心中千思百虑:他的话不无事理,也藏着抵赖,但言语活泼风趣,引经据典,又博采众长,充满了压服力。辩诘本来就该如此,三分事理,三分抵赖,三分风韵,还异化着一分的小我魅力。
虞恭神采乌青,他长相还过得去,但身高是硬伤,真的不敷六尺,徐佑以此来讽刺他,是一语双关的意义,既讽刺他个矮,也讽刺他学问不敷,却又不让旁观者感觉刻薄,反倒为他的急智传染,会心一笑。
徐佑拉住了顾允,对着他微微点头,然后举起手,洁白如玉的苗条手指熠熠生光,淡淡的道:“或许虞郎君不知,我自幼修习家传白虎九劲玄功,十六年来,死在这只部下的贼子多达三十七人。你我辩诘,道分歧,本是平常,却无端辱我家门,真觉得我不敢杀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