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第1页/共3页]
顾允眼睛一亮,道:“微之也治《易经》?”
魏晋南北朝时,《周易》的研讨分为了象数与义理两派,简朴点说就是一个重视卦象的详细情势,一个重视看望内里的哲学思惟,特别玄学昌隆以后,《易》更大程度上变成了精力空虚的上流社会来寻仙问道的底子文籍。
三国时吴国大司马吕岱有一个好朋友叫徐原,每逢他有错误,徐原就据理以争,还在世人中群情,涓滴不包涵面。吕岱不但不觉得意,还闻过则喜,在徐原去世后更是痛哭不已,时人传为嘉话。
跟着鲍熙进了二堂,这是县令和幕僚们议事的处所。简朴的三间通舍,布局粗陋,却带着庄严之气。
不过程学完整摈斥了象数占卜的老庄精义,取而代之以世俗伦理情面,终究目标是用来标准社会品德行为。程颐的做法说实在的有点矫枉过正,虽为理学大儒,但并非徐佑所爱。
鲍熙也是一笑,道;“看来徐郎对詹文君评价甚高!”他端起茶杯,悄悄吹去浮茶,道:“既然你们有了这等奇策,又来找明府何干?”
“乐天知命,故不忧!”徐佑大声笑道:“知我者,飞卿也!”
眼看鲍熙以手掩口,又要咳嗽连连,徐佑婉拒道:“飞卿牧守钱塘,正身、勤民、抚孤、敦本、修人,是一县父母,非我一人之友,若因一己之私坏了你的名誉,佑百死莫赎。只要能够在律法答应的范围内,临时迟延一二,已是感激不尽!”
鲍熙和徐佑也算是熟谙,晓得他无事不登三宝殿,懒得拐弯抹角的打机锋,笑道:“郎君本日登门,但是有事相托明府?”
顾允肤白如玉,秀美温和,近间隔看去真是跟妇人无疑。特别身上的熏香聚而不散,一丝丝的钻入鼻中,让徐佑头晕目炫,真真的安能辨我是雌雄?
徐佑哭笑不得,却也只能先承诺下来。又说了本日詹氏分炊之事,顾允笑道:“无妨,如果刺史府行文,我先拖着就是。这等究竟在都有理在,该如何判,存乎一心罢了。微之,你给我句实话,是不是真的要帮詹文君?如果你开口,我就是硬判了詹珽自行赔付鹿脯也不是甚么难事,天师道和刺史府那边,自有我顶着便是了……”
“詹氏也是不幸,家中安坐,祸至天来!”顾允叹道:“天师道此次实在过分了点,七块鹿脯就想吞下扬州七其中劣等的世族,真是……”
更痛苦的是,他不管如何不能将这类别扭透暴露来,不然一来失了风雅,二来,怕也要落空顾允这个朋友。
鲍熙略一皱眉,道:“前次他们在至宾楼里大打脱手,要不是明府赶到,还不知要闹出多大的乱子。此次又是要做甚么?”
徐佑脑海中缓慢的过滤了一番,肯定这个徐原不是徐氏一族的前辈,不然顾允这个类比可要闹出笑话来了。
顾允这才甩开袍袖,大喊道:“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却忘了这档事了!先生,此案大为毒手,我特来寻你商讨……”
他越是如此说,顾允越是心痒痒,身子下认识的往前挪移了几分,道:“古人皆以《易》为占卜之书,微之觉得如何?”
“《易》讲了四种贤人之道,一是察言,二是观变,三是制器,四才是占卜,重占卜而轻其他,正如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岂不是大谬?”
正在这时,二堂跟大堂相连的那扇木门翻开,顾允走了出去,看到徐佑大喜,道:“微之,前次约好三今后再见,你可倒好,携了才子跑到明玉山中清闲去了,留我在此浑浊处度日如年,好不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