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前方捷报[第2页/共2页]
有人催促道:“李大人快说来听听。”
本来处理了龙源府五州募集粮草赈灾一事,赵哲内心已是愉悦,现在俄然见传令军士入殿报捷,赵哲更是两眼放光,大手一挥道:“快快报给朕听。”
遵循炎朝物价,平常期间米粮因各地环境分歧,略有分差,但始终节制在一石1000—2000文之间,也就是白银一两至二两间。
赵哲一听李罡这番话,就晓得对方已经酝酿了大招,当即喜道:“李大学士是否想到甚么良策,尽管言来。”
都城为炎朝重地,入城就需峻厉排查,想入皇宫更是再三考核,至于敢蹬大殿,如无特权,没有天子圣令,就连皇族皇子也不敢擅闯,除非是战前报事。
李彦毅,炎朝大将军,家庭一门忠烈、功劳显赫。
沈愈再次将龙脉和火线战事粮草绑定,刹时反压龙源府五州灾情。一向以来,炎朝临边战事都是重中之重,也是国之大事。
十万、二十万石粮食不敢给,直接降到一万石粮,这让那些府路知府们面面相觑。如果连一万多石粮都拿不出的话,那就太说不畴昔了。
现场唯独当事人龙源府何沧,在听到这些人的反对后,心中冰冷绝望。
军士潘奕当即呈上火线战报,上面恰是炎朝大将亲笔誊写。
李罡话音一落,十二路知府顿时哑口无言,其他群臣纷繁喝采。
一万石粮草也就是一万两或者是二万两。固然看似巨额,但对一个一起州府来讲,却不痛不痒。
如果战事抵挡不住而败退,那丧失的可不是几州之地,乃至能够影响到全部国运和生长。
正在朝廷议事,俄然有军士疾冲而来,入殿禀报。
“遵旨。”执事官员不敢怠慢,当即记下圣上要求。
“哦?李大学士?”
“我顺天府所储粮仓吃紧,恐怕也难以分收回去啊。”
赵哲喜道:“不愧是李大学士,此战略公然妙哉。既然如此,那就以朝廷为先,开仓两万石粮草直发龙源府。其他诸路大人,也在退朝以后当即安排府衙派发粮草。为了确保赈灾有效时候,最后到达的三路府,罚知府俸禄三月。”
此时,赵哲也看动手中书卷,大喜道:“此战我军阵亡六千,但歼敌军两万,俘虏一万不足,烧毁营寨粮草无数,迫使东辽残军败退数十里。真是太好了。多年来,东辽与其他诸国连番欺我边疆,朕好久未听到如许的好动静了。立即将此动静奉告天下,让炎朝百姓一起同庆。别的,速速为朕拟旨以慰潘江军之功。”
只见李罡对着龙源府知府何沧问道:“何知府,现在龙源府五州百姓受难急需粮草布施,如果其他府路出粮布施,那龙源府是否感激涕零,来日以诚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