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平定庐江(二)[第2页/共3页]
募兵令已早早发了出去。汉时之兵源,西汉时多征兵,东汉时多募兵,杂以征兵。
当真想想,大秦帝国二世而亡,仿佛就亡在这边戍轨制上。说二世胡亥如何荒唐,说赵高如果弄权,说李斯如何自甘出错,说扶苏不该他杀的。实在都是大要。胡亥再荒唐,赵高再弄权,只是政治上的混乱,两汉以下千年,昏庸的天子还少吗?也没见就亡了国。杨广昏庸吗?他的功劳盖世,但为何亡国?实在就是役民过分。秦与隋,都是百姓实在过不下去了,才反的。略微对百姓好点,节流下民力,不要太严苛,或许汗青就会拐向另一个弯道了。
光武帝刘秀深知兵权的首要,罢了天下郡国兵,然后又让本身的亲信军队卫戍都城,掌控宫禁。既减轻了国度的财务承担,无益于战乱后的国度敏捷规复活产,又让本身获得了安然保障。当然,弊端也是很较着,处所和关隘无常备之兵,处所治安大为废弛。再就是一旦有事,便措手不及,要临时征募兵员,白白华侈战机。
这几日,刘备每天和卢敏耗在募兵点,累得不可。刘备充分的同时也有点小绝望,他还想看能不能招募到一个他影象中的名将呢,毫无疑问,甚么也没有。
然后就是边防戍守。边军因为每人只要三天,以是报酬很差,要本身带盘费和干粮,朝廷完整不管。大师有没有发明,每人都要去边陲戍守,但却只退役三天。算下花在路上的时候和用度,是不是感觉前人很傻很笨?
卢植看着刘备脸带不忍,心下暗赞,却道:“五郎,为师治下百姓离乱,莫非我便不想救?非不救,实不能救也!”
挑挑捡捡,合得健士两千。刘备看着募兵点外排生长队的人群,迷惑的去问卢植:“教员,为何不再招了?应募者多为流民,颠沛流浪,无衣无食。不若选其壮者而募之,也好过他等饿死于他途。”
兵贵神速,三今后乃良辰谷旦,卢植伐鼓聚兵。三通鼓罢,营门大开,卢植满身披挂,王松,卢敏,刘备,刘恪等人尾随于后,率众直出东门。本来卢植让刘备和卢敏等候在火线,与郡丞孙海学习如何措置政事。但刘备死活不干,中间又有个刘恪唯恐天下稳定,拍胸包管刘备工夫不错,再加上本身,万无一失。摆布不消他们亲身披甲上阵,考虑到这一点,卢植这才首肯。卢敏见刘备都去了,本身又岂敢不去?卢植但是本身的亲爹!
卢植募兵,也不是甚么人都收。他用的乃是选募法。起首就是身高,身高太矮的不要。然后就是身材安康无疾病,再就是胆量要好,最后就是有一技之长,比如你会骑术,会拳脚刀剑,会箭术等等。刘备和卢敏跟在身边,参与其事,扎踏实实的学了很多东西。
刘备脱口便问:“为何?”
这里简朴先容下两汉的兵制。其实在两汉,参军和退役,就是一回事。因为地盘统统权的原因,是以百姓对朝廷有着天然的臣属的干系。所谓四封以内,莫非王土;食土之毛,莫非王臣。是以每年在农闲的时候,朝廷会征发百姓无偿的去浚河渠、筑城防、起宅兆、建宫殿、服兵役。
到了东汉,光武帝因为本技艺里的兵太庞大,有征发,招募,收编,有麾下将领的门人宗族,有汉有胡。因而他干脆就开端清算改编。起首是夺职了天下郡国兵,都尉也不要了,免得处所尾大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