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平定庐江(一)[第1页/共3页]
这一日,卢植于太守府宴请城中诸豪绅,酒过三巡。卢植道:“承诸位之情,本日前来赴宴。吾已决定,不日募兵,前去平贼。”说到此处,卢植顿了一顿。世人闻声太守说顿时要去平贼了,纷繁喝采。一个个把酒持觞来劝,以壮太守行色。
刘备暗想,卢子达少年热血,是非观非常之激烈,对庐江宦海看不过眼自是应当,只是宦海之上,迎来送往,乃是常例,若拿这个说事,只怕要犯公愤。教员久历宦海,又岂能如卢敏之愿。
“太守,据某的调查体味,祸起灊县,本地大族黄氏逼迫山民,强抢山货,致数人死,而后山民聚众围黄府,黄氏派人报官,县令便遣了县尉出兵弹压遣散。成果起了抵触,各有死伤,山民一怒之下便放火焚了黄府。六安、龙舒等地山民闻讯,便也反了。
数今后,动静一一传来,北方三县贼兵蚁集于龙舒,龙舒县令阃调集城中人马,戍守县城。而临湖贼众倒是绕城而走,连破本地大族坞寨数座,贼兵进寨后,烧杀劫掠,无恶不作,临湖百姓已经是死伤无数。多量乱民正扶老携幼,往庐江而来。
局势有些不大妙。从舆图上能够看出,庐江全郡十四县,从东北到东南,顺次摆列,构成了个风趣的近似“>”的图案,而西北与西南,除了西南寻阳外,再无一县。概因中西部地区多山,大别山脉就在此处。是以火食希少,不如东北东南,乃丘陵平原地带,适合人居。此时六安、灊县、龙舒,临湖、襄安等数县皆反,真是让人大伤脑筋。这数县皆为庐江上县,敷裕之地,此番乱起,不知多少人丧命,又不知多少人成为流民。卢植想到战后境内一片萧潦,心中不由大为头痛,对引发祸端的黄家也是极度气愤。
卢植面如止水,轻声道:“今晚宴会,你们如何看?”
实在卢植也是没体例,全军未动,粮草先行,前太守征发雄师去破贼,成果本身死了不说,一应赋税财簿也丧失殆尽,现在府库中不但贫乏赋税,还全都是胡涂账。再往朝中请粮却又来不及,时候告急,卢植没时候去一一厘清,只能把主张打到庐江各大地主身上。
半晌后,一个老叟列席一礼,道:“卢使君,我李家愿献粮食百斛,钱一万,以供军资。”此人卢植认得,庐江李家家主李著。李家田林山地无数,光良田就不下万亩,又运营数支商队。乃庐江数一数二的豪绅,现在却只愿捐粮食百斛,钱一万。哼,当本身是要饭的么。
卢植与孙海又聊了数句,把一郡之政事悉数托与孙海,又命孙海遣人往叛军处刺探动静。这才结束公事,退回内厅。
刘备此言,深得卢植之意。他一心想回洛阳编书,那里想管庐江这很多破事,且宦海上有很多不成文的常例,只要在他眼皮底下不过分份,他也乐得睁只眼闭只眼。当然,平叛乃是当前要事,现在兵变已经呈囊括之势,诸多黔黎流浪失所,他可不能坐视不管。
卢敏与刘备两个闲来无事,把庐江舆图翻来覆去的看了又看,你一句我一句的说如何勾引,如何设伏,会商得甚是狠恶。卢植返来见他们争得面红脖子粗的,不由好笑,道:“何需勾引,何需设伏?吾率堂堂之王师,岂惧无序之乱民?”
早晨,庐江全部官绅为卢植一行拂尘洗尘,宴席上,歌舞不断,觥筹交叉,宾主皆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