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九章 朝堂趣 怪异起[第2页/共2页]
我亦未再做争论,道:“臣府中有很多关于此事的质料,臣一番清算后,寻出先秦时百家诸子的观点及对策论著百本,不知君上是否需求参考?”
帝君见我时嘴角噙着丝丝笑意,诸朝臣也同我问安,虽转头便窃保私语,但面上总还算客气。
箫崇端见帝君的面上蒙着一层阴翳,出言道:“回君上,国师所言不无事理。现在大瑶身份难堪,若过于苛责,减轻赋税,恰落了他国话柄。君上仁义治国,该当一视同仁。”
帝君看了我三秒,道:“多谢。”
帝君浅含笑着,拿食指轻点我鼻尖道:“归去将那些诸子百家一把火烧了,不准再看。好端端一个女儿家,净看些不三不四的。”
箫崇端平生育有一女,先前太后成心拉拢天佑王与其女,箫崇端恐是发觉太后有此意,便将女儿许配给当时刚秉承侍郎位的孙荐之。
箫崇端一脸庄严,从怀中取出一封手札,慎重交于我。
工部尚书道:“禀君上,臣觉得大瑶为从属之国,该当为青州多做进献。这两年与大瑶战事对峙,百姓苦不堪言,又有多少我青州男儿死在疆场之上?若一视同仁,何故安慰亡灵!”
说来孙荐之不过是一小小侍郎,天佑王倒是王公贵胄,任谁都会选天佑王为婿。恰好箫崇端反其道而行之。
说罢我便一溜烟跑出朝殿,走至宫门辩才见箫崇端站在宫墙下。
我道:“箫尚书?”
我踮起脚尖在帝君嘴角轻啄一口,旋即分开。
我看一眼公孙孙一,我老丈人这两日过得怕是非常辛苦,平白衰老了几分。
见帝君面上浮起一抹浅红,我靠近威胁道:“留便留罢,若让我晓得你同旁人……我便第一个跑来斩断你情根,今后绝后。”
帝君淡淡扫过工部尚书,看向箫崇端道:“箫卿所言不无事理。为君者,当以仁义治国。本君,畴前是青州百姓之父,今后,大瑶百姓,亦是本君子民。”
我出列施礼,恭敬道:“臣附议。”
帝君冷冷扫过我,将折子丢在大案上。道:“此事容后再议。”
帝君说着在我眉心一点,道:“本君是谢你不怨……莫要自责,是本君不该。一时打动便同你……今后,本君不会再碰你。”
我道:“成,方才呈上的那册子拿来,臣归去便烧了。”
只怕箫崇端在此,便只为“就教”一事,所谓问怀我是否遭到帝君难堪,不过铺垫一番罢了。而能让独善其身的箫崇端不吝当众留下就教于我,恐怕与孙荐之有关。
我心中一笑,寂然道:“禀君上,臣觉得,不如与众朝臣共商。”
我笑道:“尚书请讲,我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我道:“为今尚早,构筑堤坝水库的事,恐尚不能见效。能救济部分哀鸿,不使灾情扩大,便是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