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宝盒的来历[第1页/共3页]
“当年晋文公逃亡各国十九年,其间常常食不充饥,介子推却一向耿耿相随,”高远声清了清喉咙,他用在收音机里听评书学来的语气道,“有一次晋文公快饿晕了畴昔,介子推情急之下,割下腿上一块肉煮成肉汤,这才让晋文公熬了过来,晋文公晓得以后,大为打动,当即对介子推崇下繁华勿忘的承诺,但是他返国即位以后,不晓得是如何回事,他分封群臣恰好忘了介子推,介子推却也不邀功,他背着母亲退隐绵山。
“好,”宋昂深思半晌,他说道:“宋安,你将此盒送进二门,请老太爷过目。”宋安应了,他捧起盒子,高远声道:“请管家再带一句话。”宋安看了看宋昂,宋昂点了点头。
宋昂笑道:“三位少坐,请奉茶。”高远声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这茶暗香扑鼻,直沁脾腑,他赞道:“好茶。”朱获真进堂以来就一向端坐,他没有说过一句话,也没有喝一口茶,这里“恶魔”的家,他严神防备,陈浊星则转头打量这间大堂,只见满眼风雅,却又不脱繁华之气,两边壁上悬着四个条幅,草书龙飞凤舞,一扇八开的屏风立在堂侧,屏风上一幅泼墨山川,昏黄远山下一条大江,曲折绕山而去,江边一叶扁舟,一个渔翁正在垂钓,陈浊星定睛看了半晌,不由吃了一惊,这屏风竟是玉制的,而那丹青竟是玉中天然天生的图案,这么大块的玉片本身已是贵重无匹了,加上那栩栩如生的天然丹青,这的确就是无价之宝。
宋昂道:“介子推割肉侍主,烧死绵山确为史实,传闻‘寒食节’即来源于此,介子推避功推赏,确为千古忠烈,可面前这只盒子竟为当年那树所制,野史别史都不载,这却有些……,嘿嘿……”他又笑了两声,语气中自大赅博,也意有不信高远声所说的晋文公制盒的故事。
“比及晋文公想到介子推的时候,介子推已经走了,晋文公几次派使者到绵山去请介子推出山,介子推都推托不往,为了不背上对忠臣失期负义的恶名,晋文公亲身上绵山寻觅介子推,介子推背着老母避而不见,因而晋文公命令放火烧山,他觉得大火会迫使介子推逃出山来,谁知倔强的介子推竟背着老母抱着一棵杨柳活活烧死。
宋昂不语,高远声道:“我三人此番前来,是为了寻求此盒来源真假,也为了拜见令尊宋老太爷。”宋昂道:“家父不问世事久矣,世上珍奇之物,早已不涉他白叟家之眼。”他对宋安道:“将盒子偿还高先生。”宋安捧着盒子又放回高远声身侧小几上,陈浊星和朱获真悲观沮丧,看来此次是白来了。
高远声随口道来,宋昂倒是越想越对,他呆了半晌,高远声又道:“此盒是真是假,我也不知……”宋昂不解地看了高远声一眼,高远声渐渐接着道:“……不过天下另有一人能够识得。”宋昂奇道:“谁?”高远声道:“就是令尊!”陈浊星和朱获真内心一惊,高远声终究说到正题了。
高远声面不改色,他道:“宋老爷赞介子推忠烈,倒是有些不当!”宋昂道:“有何不当,莫非史乘上记错了?”高远声道:“史乘没有记错,不过介子推为了没获得封官之赏,就避入绵山,数使不往,这莫非不是争功怨君之举?晋文公亲往,却又避而不见,如何见得是忠?大火焚山,背着老母宁死不逃,如何称得是孝?如此看来,此人也不过是个气度局促,气度愤嫉之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