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收藏的境界[第1页/共4页]
乾隆是一个咀嚼非常高雅的天子,也是一个痴迷古玩的大藏家。乾隆帝博学多才,在他在位的60年里,除了命纪晓岚等编撰了环球巨著《四库全书》外,还编撰了很多名震古玩界的古玩秘笈,比如:《石渠宝笈》、《大清藏》。除此以外,乾隆还喜好清算改编宿世的著作,《宣和秘录》乾隆版就是此中典范之作。提及古玩保藏人们总喜好提“清三代”:康雍乾三代,而清三代中,名誉最大的不是乾隆他父亲雍正,也不是乾隆他爷爷康熙,而是乾隆本人。
“对吧,可惜没见到‘乾隆御览之宝’的椭圆印,不过已经很不错了。”董天岳把书重新到尾翻了一遍,的确没有见到乾隆的的椭圆印。高艺德也翻了,一样没翻到。
董天岳一愣,他还在想鉴定品级的事,见大师都在看他,这才反应过来,笑道:“是问董家的鉴定品级呀?”
这一问大师都用鄙夷的眼神看着他,搞得高凌风一头雾水。董天岳神采立马就不对劲了。他把茶杯往桌上一搁,神采严厉的模样道:“这么国宝级的东西,你要拿去拍卖?你是想让本国人捡漏呢,还是想把内里的观赏知识给本国人抄袭去?”
董青山摆摆手道:“凌风也算本身人了,就叫岳儿给他略微讲授下吧,免得他觉得我们把他当外人。”
“我看看。”高凌风凑过来看,只见上面用小楷写道:“大清外务府造办处,乾隆二十一年制。”
“哼,你小子想得美!你一边学习咏春拳、一边又学习董家家传绝技,一心二用,24岁达到‘融会贯穿’初级已经很不错了!”董青山鄙夷道。
“呵呵,我也只是问问,没有说真的拿去拍卖啊,只是猎奇它的代价罢了!”高凌风难为情的笑道,算是承认本身的弊端了。他悔怨本身说出那句话,搞的大师都用看卖民贼的眼神看着他,并且小师叔还不包涵面的教诲了他呢。这但是第一次见面呀!这也是董天岳,换做别人谁敢这么责问高凌风啊?
高凌风不知何意,听的一愣一愣的,但也不敢扣问。董天岳脸上的肌肉跳了跳,心道:还是没有冲破呀?他的内心不免有些愁闷,固然有了透视眼,鉴定古玩的功力也才从“融会贯穿”初级升到了初级,大伯30岁可就冲破到“炉火纯青”了呀!
董天岳浅笑道:“靖康之变后,《宣和秘录》第四卷、第五卷、第六卷的确丢失过,传下来并且传播较广的只要《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了。乾隆年间,外务府神通泛博,不晓得在那边寻回了丧失的三卷,重新编撰了《宣和秘录》,可惜印刷的太少。大多赠与喜好保藏、书画、印石的皇亲国戚、功臣爱将们,也有部分存于皇家书院。”
“是呀,乾隆帝的一辈子,活的那才糊口,那才算没白来世上走一遭呀!”董天岳感慨道。高凌风点头浅笑,觉着男人就应当那样,可惜本身不是天子。这书是乾隆爷印制的,那还了得?心道:既然这秘笈是乾隆版真迹,想必代价不菲,为甚么大师都不开口问问。喝口茶顿了顿,高凌风有些心痒痒,忍了忍还是问道:“小师叔,依你看,这本秘笈如果拿到艺德拍卖,能拍出多少钱?”
“那就好,至于它的代价嘛……”说到这,董天岳指着书开端封面的款项笑道:“看清没,这是大清外务府造办处的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