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各方思量[第2页/共2页]
崇庆宫,主殿。
余江一向以来都是作为杨清的得力助手为外界得知,有人找上他也不敷为奇。
“您说,会不会传言有误,‘一统之法,尽藏余府’这句话会不会周将军酒后戏言?会不会是匈奴人瞎扯的?”钱思远这两年实在是被这句话搅得焦头烂额。
余江见此,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是,大人。”
“太子把握禁军,没有他的首肯,我们进不了乾元殿。”杨清皱着眉头,接着恨恨道:“这牛不吃水还能强按头吗?这就是个棒棰!”
“他若真是识人不清,就不会得个神将得名头了。”杨清目光悠远,似是堕入了如潮流般的旧事里,不过是四年光阴,畴昔之事就仿佛长远得恍若百年,还记得当年燕京将军得胜回朝时万人空巷的盛景,远非现在的韩将军、赵将军之流能够对比,当时燕京诸人可谓“只知有神将,不知有陛下。”
“不会,匈奴人不成能是无的放矢,他们已经筹算拿一座城池来摸索了。罢了,这件事你持续盯着,不要松弛。”杨清细心叮咛钱思远。
太后摆了摆手,道:“你先出去吧。”
“平西王府有收成吗?”杨清扣问幕僚钱思远。
此时,屋别传来张嬷嬷的声音,“娘娘,老奴前来复命。”
周菀挑眉看向太后,有些迷惑。
杨清心下对劲,几个后代当中,最喜好的孩子就是杨三蜜斯,“三丫头确切讨人喜好,二皇子吗?当了那么久的隐形人,也按捺不住了。”
太后倒是摇了点头:“早就问过了,统统脉案都被带进了乾元殿。”
杨清的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事成事败,都不会让他醒过来了。余江,传夏阳来见我。”
杨清挑了挑眉毛,“有人联络你了?”
张嬷嬷一脸沮丧,道:“奴婢有辱任务,承恩公避而不见。”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周菀感慨一句。
周菀心念一转,便想到宫外的姨母徽元长公主,“但是宫外出了甚么事情?”
太师府,书房外站着一排排的带刀侍卫,满脸防备。
书房内,杨清与两个幕僚相对而坐。
杨清内心倒是了然,“这件事你不消多想。旧部呢?”
钱思远道:“说来周将军虽用兵如神,但这看人的目光实在不佳,他最信赖的几个部将,王元晖是一个,但您是晓得他的。另一个就是现在的兵部尚书孙升大人了,孙升此人,卖友求荣,惯会晤缝插针,大师都晓得,如果获得了那东西,不成能一点声音都没有。”
“那周瑾可有甚么特别信得过的仆人,会不会放在他们身上?”杨清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