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璧人3(八更)[第2页/共2页]
玉氏将窦长庚身边的长随唤了过来,探听他们一起上的环境。
朱门酒肉臭,而百姓们倒是连口粗糠都吃不上。
儿子窦长庚对洛三娘下毒,他追洛俪到顺天府后就没了动静,就这些动静还是她从别人那儿听来的。离家一个多月了,也不见窦长庚的动静。
“彼苍啊,开开眼吧,看看窦氏奸\臣将我大赵祸害成甚么样儿了?我西北一带比年大旱,客岁就渴死、饿死了很多百姓,可窦氏蒙蔽圣听,不让皇上得晓西北灾情……”
同业的长随目光板滞。
洛家一个婆子传闻后,气不过,追到大门大将窦长庚下毒害人、趁人之危逼婚的事给张扬开,只不到半个时候,此事就传至全部顺天府。上至七十岁的老者,下至五六岁的孩子个个仇视他们,就连堆栈的店家、卖包子的大娘,吃的、用的、住的全都不做他们的买卖,性子好的劝两句,性子不好的直接赶人、骂人、乃至揍人。
哀鸿里有白叟、有孩子,另有妇人,他们跟着避祸的人群一起乞讨,往皇城、应天府等地移去,他们但愿朝廷能给他们一口吃的。
如果窦承嗣、窦三思父子在,定会遭到重罚,这话是千万说不得,任是外人如何漫骂,可窦长庚是窦家的子孙。
洛、梁两家人一筹议,遴派了人手,置备了锅灶,蒲月十八日便在西城门外头开了两处粥棚,两家的粥棚相隔不到二里路,一个在西城门之北,一人在西城门以南,遥遥相望,待炊烟环绕,第一顿熬的肉粥香味飘出,吸引了四周的乞丐、哀鸿前来。
“从偏门出去的,一道出门的九个,有八个走散了,只得一个随他返来。”
“在哪儿?”
那些人是无辜的百姓。
本来,窦长庚到了顺天府,正遇洛三娘中毒昏倒,他寻上门去,以手中的解药相胁,逼洛家把洛三娘嫁给他。洛家人不但没应,反而将他赶了出来,更将他带去的礼品抛出。
玉氏见到窦长庚时,看到的就是衣衫褴褛的乞丐,又黑又瘦,满脸髯毛,乍眼瞧上去,还会觉得是那里的糟老头儿,可那眉眼不是窦长庚。
天子的内心有杨玉梅,他能够信杨玉梅无玩弄权势之心,却不会信赖洛俪也是如此。洛俪有才调,有策画,乃至有这方面的上风,实在洛子的名头太响,而洛家的权势在江南,他一面想获得洛俪的至心,一面又在防备洛俪,这类想要,却又要防备的冲突一向在纠结着他。
奉恩候府。
这是她的幸又或是不幸。
子不言父之过,这是亘古的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