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11章[第2页/共14页]
公孙天成理睬得他的顾虑,道:“大人天然是不想兵部出乱子,以免给樾国可乘之机。但是你一味地姑息冷千山等人,兵部就不会出乱子了吗?再说,大人不是人才,莫非冷千山等人是人才?”
“那就不要理他们。”臧天任道,“我看太子殿下对他们也腻烦了。只要太子不受他们勾引,他们想要兴风作浪也不可。”
“如何是大人‘一人之力’呢?”公孙天成道,“司马将军不是想和你联手吗?实在以现在的景象来看,和樾军一战,的确是最好的体例。”
公文以外,另有给程亦风的一封信,粗心是,你在尚书的位子上如坐针毡,都是因为你没有服众的功劳与才气,如果你重新和我联手向玉旒云报了落雁谷之仇,则你的尚书之位能够坐稳,而我在火线更无后顾之忧,杀尽樾寇,保家卫国,岂不分身?
竣熙觉得这是帮了程亦风一个大忙,又是为国度社稷做了一件大功德。而实际上,两样都不然。
“这深意义……”程亦风当然晓得“搅屎棍”的所指,但是“他朝能力或无穷”却向来也没有重视过,听公孙天成问,一时怔住。
“甚么?”听到这话,大师比方才更加惊奇,全都看向了程亦风。而程亦风本身则是惊呆了,瞪着公孙天成。老先生面色淡然,道:“程大人晓得玉旒云带三万人到南边七郡,必定图谋不轨,以是早就集结了兵队加强平崖的戍守。不但这两座边防要塞有重兵防护,从那以南,也布下了数道防地。樾军倘若过河,只会有来无回。”
又翻了不几篇就到了程亦风的,云道:“梅未谢去君又来,灼灼粲粲映苍苔。问花哪得芳如许?不傍东风暖处开。”竣熙看罢,拍案喝采:“本日总算领教了程大人的文采,古朴天然,更清爽上口——这‘不傍东风暖处开’一句真是绝了,仿佛百花皆俗不成耐,报春花不屑与其为伍普通。”
不过别人却不给他这机遇,十仲春初的时候,冷千山、向垂杨、鲁崇明三人竟“不约而同”一齐回到了都城,众口一词地说“有病”,待竣熙亲身上门去看望,他们又都说:程亦风把兵部搞得衙门不像衙门,如果兵部不能清算起来,他们三人决不回边关——哪怕是治他们渎职罪砍他们的脑袋,他们也不肯被一个乌烟瘴气的兵部带领。
公孙天成并不觉得这是好事:“与其和一群阳奉阴违的部属同事,倒不如另选一批真正情愿和大人共同进退的有识之士。从兵部开端,清算清算朝廷的歪风邪气,这不也很好吗?既然他们都有病,就都让他们回籍去好了。”
竣熙也赶快挽留:“几位将军都是国度柱石,千万不成说如许的话……”
冷千山等不是傻瓜,晓得竣熙对这诗的评价不甚高,翅膀们相互看了一眼,暗道:归正太子是用心要帮程亦风的,且看他们那边赢了会提甚么要求。总归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臧天任也发觉景象有点不对,游移着不肯落笔。
“既然是太子美意安排,大人如何能不唱呢?”公孙天成道,“大人放心,不是另有老朽这个跑龙套的在么?他们弹劾大人的那些折子都是老朽辩论的,转头自有老朽对付他们。”
可惜,他出声时已经太迟了。竣熙拊掌道:“好,臧大人你是翰林院的人,请马上帮我拟旨,由兵部尚书程亦风代我挂帅亲征。赐他帅旗一面,宝剑一把,职位同于大元帅,此次北伐之战全军将士同一听他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