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第 130 章[第1页/共3页]
只为免除不需求的费事,顾三娘用心把姓名隐去,跟着柳五婆一起姓,那日她要下地,柳五婆再三劝止,顾三娘却说,当今不比在府里,如果不时端着主子奶奶的身份,真正有些不应时宜。
顾三娘在水月庵住下后,最欢畅的要数静慈,她春秋小,一年到头,看到的老是徒弟和师姐两人,现下庵里来了人,每日做完功课,静慈总要来找顾三娘说话。
屋外已是乌黑一片,如果叫她们走,显得不通情面,玄安略微思考半晌,她又见顾三娘面相诚恳,终究点头承诺,说道:“施主如果不嫌弃,就请住下来罢。”
小尼姑听完她这番话,扭头就朝着内里喊她徒弟,不到半晌,来了一个四五十岁的姑子,只见她身形干瘪,穿戴一领洗得发白的素袍,传闻顾三娘是从北方避祸来的,又见她们确切像是一副走投无路的模样,因而嘴里念了一声佛号,说道:“诸位施主,先进屋歇一口气罢。”
“真的?”顾三娘内心又惊又喜,若动静失实,也就是说安氏一党将近垮台了。
庵里没有牛,干甚么都得靠她们本身来做,顾三娘好几年没做过农活,头两日,她手上磨起几个水泡,被柳五婆好一顿抱怨,直说她放着舒坦日子不过,偏要自找苦吃。
顾三娘另有话要问万福,当着玄安的面前她不好问出口,只待回到庵里,四下只剩她们主仆几人,顾三娘说道:“除了这些动静,你还探听了些甚么?”
顾三娘松了一口气,嘴里又连宣称谢。
到了这时,顾三娘反倒不急着归去了,外边那么乱,她带着孩子,身边只要柳五婆和万福,谁知会出甚么不对,还不如好好待在水月庵,这里是深山,离着谷城甚远,比内里安静多了。
路上避祸,顾三娘时候记取财不过露的事理,搬到雾山时,沈拙给她留了一大笔银子傍生,当日仓促忙忙逃出来,顾三娘就把银钱缝到衣裳内里,她只留了些碎银子零用,偶然需得借住在别人家里,大多给二三十个铜钱做报答,需知报酬财死,鸟为食亡,在外谨慎谨慎总没错处。
顾三娘深思了一回,看到万福正跟静慈讲着本日听来的传言,便朝着他的头上敲了一记,骂道:“不准把这些世外俗事,拿到师太她们面前来讲。”
兵戈清楚是件唬人的事,万福却说的眉飞色舞,静慈奇道:“万福哥,兵戈是要死人的,你做甚么这么欢畅?”
顾三娘想要在水月庵多逗留一些光阴,故此捐了一百个铜钱做香油,那玄安念了一声佛号,她看了万福一眼,说道:“我佛慈悲,施主遇着难处,我们自是极力互助,只是庵里就我和徒儿三人,实在不便收留男人。”
春意绒绒,日头照在身上暖洋洋的,顾三娘穿戴一件粗衣,她听了静慈的话,笑道:“甚么富朱紫家,也就这几年才不饿肚子罢了。”
万福想了一下,一五一十把所见所闻都说给顾三娘听,他道:“谷城乱得很,到处都是避祸的人,我这些动静,都是听他们说的,这两日,又有人说县城大门要关,任何人不得收支,只怕想到益州去,更加不轻易。”
天变暖后,结冻的地盘渐突变得坚固,玄安师徒几人开端筹办春耕,顾三娘好多年没在地里劳作,种田的技术虽说有些陌生,幸亏并没丢下,玄安带着门徒翻地,她跟着一起帮手,静慈见她有模有样的,笑道:“柳娘子,我看你像个富朱紫家出来的,本来还会种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