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要问为什么,原因总比机会迟到很久[第5页/共7页]
但是,买卖再忙也没有毛病我的思虑。在我眼里,那些数字并不代表代价,也就是每股多少钱。它们只是数字。当然,它们必定是有某种意义的;它们老是在变。我只对一样东西感兴趣,那就是“窜改”。至于它们为甚么变,我不晓得,也不在乎,我向来没想过这个题目,我只是晓得它们在变。这就是我平时5小时、周六2小时在思虑的东西:它们不断地在变。
总之,我15岁时就靠股市过上了小康的糊口。一开端我在一些小投机行里做,在这类处所,你一笔做20股就会被当作乔装打扮的约翰・盖茨9或微服出行的J.P.摩根10。当年的投机行从不棍骗主顾,他们不必这么做,因为即便主顾猜对了,也有很多体例让他们把钱吐出来。投机行很赢利。
在较小的投机行里,买卖量能够小到5股,买卖单只是张小纸条,分歧色彩代表买和卖。偶然,比如在狂牛市里,投机行会遭到重创,因为统统主顾都在做多并且可巧都做对了。这时投机行就会加收买卖手续费,也就是,如果你买了一支20美圆的股票,买卖单上就会写着“20美圆”,你赚一块就只能得点了。
啊,投机行很快就开端讨厌我,因为我老是赚他们的钱。当我走出来把本金堆在柜台上时,他们只是看一看而不收钱,他们会奉告我明天不停业。也就是从当时起,他们开端叫我“少年杀手”11。我被迫不竭改换公司,从一家换到另一家,厥后乃至被迫利用化名。我不会焦急,而是渐渐来,一开端未几做,只做15-20股。当我被思疑时,我偶尔会成心先输些钱,然后才一口咬死。当然他们很快就会发明我太能挣钱了,然后叫我走人去别的处所买卖,不准我再掳掠他们老板的利润。
我很快就学会了别的一个事理:华尔街没有新奇事,不成能有的。投机3像群山一样陈腐,亘古长存,从未窜改。股市上明天产生的事,畴昔曾经产生过,将来也会再次产生。一向到明天我都没有健忘这一点,我想本身一向在尽力记着,某些事是在甚么时候如何产生的,我记着了这些经历,它们使我在买卖中少交学费。
但天下一家是新英格兰最高大上的投机行。它稀有千“恩主”,而我确切感觉我是他们独一惊骇的人。摧毁性的高溢价和三个点的包管金也没有太影响我的买卖量。我持续遵循最大限额买进卖出,偶然会有连续串5000股的买卖记录。
买卖得来的钱,很快就远远超越了我做杂工的人为,以是我辞了职。家人固然反对,但看到我带回家的钱也就没有多说甚么。我只是个孩子,杂工人为并不高,可做股票却挣了很多。
我重视到:在任何涨或跌之前,股价总会呈现某些“风俗”,如果能够把它叫“风俗”的话。近似的环境一再反复,没完没了,因而成了某种征象,可觉得我唆使其走向。固然我只要14岁,但已经冷静地察看了几百次一样的环境。因而,我发明本身开端不自发地比较明天和明天的颠簸,看本身测得准不准。不久我就开端成心识地瞻望代价的走向,就像我刚说的,独一指导我的,就是股价畴昔的表示。我脑筋里装着“黑幕”,眼瞅着代价一起奔向我瞻望的成果;我还给它“计时”,你晓得我是甚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