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纪山・故居(1)[第1页/共5页]
夏夷则淡淡道:“我以把戏骗过了他。你如何,心机可还清楚?”
夏夷则抬脚便走,沿沟渠上山。
夏夷则回返,至一处密林时,微微一顿,随即进入,待行至密林中间,难见天光,夏夷则双目微合,运功聆听,锁定两人,模糊可觉杀气沁出,如蛇行膝上,黏腻阴沉。他以传音入密之术,将声音远远传出:“现身。”
“我本方外之人,何必你来尽忠。”夏夷则道,“若偶尔心气暴躁,无妨猜猜,我方才与别的一人说了甚么。”
持续前行,山势垂垂险恶,沟渠凿在峭壁之上,泉水从石渠中流过,间或化为飞瀑,奔腾百尺,湍急如飞珠溅玉。三人目睹异景,赞叹唯有“鬼斧神工”能够描述了。
只见两人均着玄色夜行衣,黑巾蒙面,袖口绣有金龙,此中一人面颌有须,看来资格老些。只听二人道:“拜见殿下。部属暗卫丁卯、壬戌,受命迎回殿下。”
“谁知,三殿下回京以后,发觉淑妃娘娘统统安好,并无异状,倒是有人曲意诱骗殿下下山,或有图谋。殿下不欲久滞长安,怕正中那设局之人下怀,连累母妃,便顺势搭乘偃甲船前去江陵。”
夏夷则冷冷道:“奉谁之命?”
“哦?”夏夷则道,“仅此罢了?”
“好。”夏夷则点头,“有劳。”
夏夷则看着沟渠中悠悠流淌的碧波,微一思考:“若猜得不错,这沟渠便该是谢衣前辈的偃甲。”
乐无异点头:“我小时,在长安见到的面具人,便是谢衣爷爷。”说到这里,长长舒了口气。他在祠堂中看到供奉的谢衣神像,与本身幼年所见一模一样,心底多年疑问一朝放心,表情似悲似喜、乐忧参半,难以尽言。
夏夷则展目望去,火线山势峻峭,那沟渠源自山林之间,绕过山坡村庄,并入山下小涧,所奇怪者,此中水流并非由高向低流,而是恰好相反。沉吟一刻,夏夷则道:“开渠引水,逆势而为,必以奇力驱动,奇力生发之处,便是偃甲关窍,以常实际,关窍应设于阔别人群、难以到达之处,且必须便于补缀调试;而谢衣前辈各种言行,也仿佛惯于避世而居,若设寓所,必处幽境。是故,鄙人觉得,逆流向上为好。”
闻人羽走在最后,听着无异唠叨,不由得暗中点头,一面心中想道:“夏公子说得对,谢衣仿佛成心避世,不知他愿不肯定见我们。”又想,“师父久无动静,不知近况如何。师父说谢衣或许与销魂草来源有关,万一真能见到谢衣,又该如何问他。”
那人答:“淑妃娘娘统统如常,深得圣眷,大皇子妃进宫时,蒙娘娘犒赏盘凤快意、南海暖玉手环、外洋夜明珠流苏金簪各一双,奇巧精美,为别人所未见。”
那人行个礼,纵身掠上树梢,飘但是去。
闻人羽笑道:“无异还没有找到谢衣前辈,却找到谢衣前辈留下的偃甲。”
闻人羽点头答允,乐无异却嚷起来:“小黄,你蹲我头顶干吗?”
忽听远处传来响动,仿佛有人蹑足行进,声音极其轻微。若非夏夷则神耳通玄,必然没法闻声。
“……”
夏夷则心下冷冷一哂:原是那位“狐帝”派来的暗卫。
“食君俸禄,身事二主,欺瞒同僚,暗害皇子。”夏夷则执剑在手,剑身凝起霜霰,“该杀。”
“它是小黄,我养的鸟儿。”乐无异伸手扒拉,小黄纵身跳下,落在他的肩膀上蹭来蹭去。“反了你啊?”乐无异瞪着小黄,佯作瞋目,“今后再上头顶,就不给你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