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古代神探断案传奇 > 第18章 京饷交接遇波折,李公硬刚显风范

第18章 京饷交接遇波折,李公硬刚显风范[第1页/共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话说下属见李公到省快一年了还没补缺,恰好河间府东光县出了个缺,筹算让李公去补,不过还没接到部里的答复。这时天津府静海县知县因事调省察看,就挂了个牌子,委李公去代理。李公接到委任,到各下属衙门谢委禀辞,择日出发。标发红谕后,李公单独一人先解缆。他的行李本来就未几,让张荣押着按站进步。李公从保定府解缆,先到天津,见过本府,然后改装换衣,往静海县去。天津离静海本来不远,因为李公沿途查访采风,以是走了三天赋到静海县地界。

借宿民房探民情,李公初到露锋芒

第二天早上起来,李公又到城里转了一圈。上午刚出北门,就瞥见接官的抬着空轿返来了。张荣押着行李在前面,看到李公从速下车存候。胥役们这才晓得这个乡间佬就是新官,赶紧过来叩首拜见。李公说:“这里不是拜见的处所,大师都不消施礼。”然后就和张荣一起到吕家车店。张荣取出衣服来服侍李公改换升舆。吕老这才晓得李公是本县大老爷,吓了一跳,从速过来叩首告罪。李公笑着说:“不消多礼。”叫张荣把他扶起来。这真是:鸡黍留宾为地主,旗号夹道见官容。

到了收库那天,两位李公一大早就跑去等着,可到了上午,底子没人理他们,只见那些书办们纷繁散了,库门也关上了,看模样是不收了。李府经抱怨个不断,李公说:“老哥先回店歇着吧,我自有体例。”李府经只好气哼哼地归去了。

只见差役们扛着执事、旗伞往北边去。李公闪到路边让他们畴昔,持续往南走。约莫走了十几里,就到了城下。进了北门,看到城中市道很冷落。转过西门,又从城外绕回北门。眼看天气晚了,就找了个小车店借宿。

话说各省解饷来京的委员,到了都城都得先去拜户部的经承,讲好部费,才气投文,顺利按刻日兑收。如果不如许做,那费事可就大了,就算银子收了,批回也别想拿到手。你想啊,领了那么多银子却没有批回,如何归去交差呢?只能东拼西凑地把银子送出去,才气拿到批回。这固然不是钦定的正式端方,可一向都这么办,没体例,不管你是谁,就算是中堂尚书的兄弟子侄来当这个差,部费也是要给的。

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化。

远远瞥见一个村落,树木葱茏,房屋整齐。李公心想这必定是个有绅富的处所,得出来访一访。走到庄口,看到桑墩摆列整齐,霜条麋集,固然叶子都落了,却修剪得整整齐齐。中间有条路,路旁有个牧童赶着十几只山羊在吃枯叶。李公问:“兄弟,这个村落叫甚么名字啊?”牧童说:“叫尚家堡。”李公又问:“内里有店铺吗?”牧童说:“有的是。”李公就走进村庄。

李公整天穿戴衣帽,坐卧不离,一有堂官收支,他就恭恭敬敬地上去站班。经承见他如许,晓得这是个硬茬,反而焦急了,本身跑到店里找李府经说:“下期开库必定收,千万让他别如许了,万一堂官问起来,我们可不好交代。”李府经把经承的话转告李公,让他回店。李公说:“不比及收了库,拿到批回,我是不会归去的。”书办没体例,只好让他在堂官收支的时候别站班。李公承诺了,他们这才放心。到了下一期开库,李公的银子顺利收了,不到三天批回也拿到了。又等了几天,各科道的公事也都办好了,李公这才清算行李,和李府经一起出了都城。李府经这一回倒是占了大便宜,回省销差去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