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劝君更尽一杯酒,七下西洋无故人[第4页/共4页]
陈芸娘心中对老太君好生忸捏,想尽统统体例弥补当年的错误。殊不知情到深处无痛恨,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只要悲喜,不分对错。她为了买果王,花光了月例钱,心想大不了节衣缩食,她这些年吃过的苦还少么?艰苦朴实的糊口也能安然接管。
郑和哈哈大笑,说道:“甚好甚好,那我便交了你这小朋友。”说着,端起酒杯递给薛槑,两人推杯换盏,相视一笑。喝完以后,薛槑面不改色,开口说道:“奶奶,马爷爷,我带了一个好东西前来,你们本日有口福了。”说着,从布袋中摸出榴莲,说道:“我去找一把刀来。”
郑和放下酒坛,转头,缓徐行出房门。天空再次闪过一道白光,雷声更大,半晌以后,瓢泼大雨哗哗洒落。老太君手中酒坛滑落,摔碎,她两行泪水滑落,目送郑和的背影消逝。
薛槑更吃惊,开口问道:“马爷爷,榴莲的名字本来是你给取的啊,小雉儿佩服得五体投地,你太了不起啦。”
郑和言语中,难言无法之情。当初,朱高炽初登大宝,裘广德冒死奏请天子,规复太祖洪武朝法规,完整闭关禁海,免除巡洋,永不复议!天子同意了,郑和万念俱灰,觉得再也没有机遇出海,却没想到天子一年后便驾崩了。新皇继位,相沿了成祖期间的国策,支撑帆海。当初成祖命他出海寻觅朱允炆,现在几十年畴昔了,世事早已灰尘落定,没需求再找了。可皇上仍然支撑他出海,由此可见这个年青的天子朱瞻基具有多么宽广的胸怀。在他出海之前,朝廷命郑和任南京守备兼(南京守备卖力南直隶的防务,由寺人担负,厥后增协同守备一人,协同守备以公、侯、伯充当,兼管南京中军都督府,魏国公徐达的子孙徐承宗便在天顺初做了协同南京守备)大报恩寺督造之职,是以他住在大报恩寺中(郑和年青时,姚道衍和尚收他为菩萨戒弟子,法名福吉利,是以他对寺院有种特别的豪情)。
他扣问之下,才晓得陈芸娘传闻城里有人在卖一种很臭的生果,行人避之唯恐不及,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说那人是个疯子。那么臭的生果,莫说出高价采办,便是白送,都要送两耳光。
“世人已经管这东西叫榴莲了么?”郑和喃喃说道:“当日我只不过随口一说‘流连’,没想到随行的官员真的如许记下了。不错不错,叫榴莲也好,寄意流连,真是再好不过。”郑和笑着说道,忍不住又咳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