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初见[第3页/共3页]
如果汪正国不是来自三十年后,晓得三十年后的123厂能够崛起的话,单就只说现在所看到的气象,这实际上和海内别的老国企没有两样,都是一副老气沉沉,乃至说过分一些,就是要死不活的模样。
实在真要让汪正国来评价一下123厂当年的行动,他还就只能说:有胆量,川娃子真是甚么都敢做,全部就是二愣子。
当然,也就是这类二愣子的脾气,厥后才在兵工行业全面萎缩的潮流中盘活了123厂,八十年代约旦跑来买飞机的时候,就因为时候要求太紧,别的单位都不敢接,还是这123厂站出去,硬是把这个票据接了下来,以后在歼七二A的根本上,开辟出歼七M战役机,这才开端了共和国歼七系列战役机的光辉内销之路。
当然,123厂这类国企也有它各种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这里的水电气非常便宜,即便是三十年后,全部123厂属小区的水电气也都是远低于全部蜀都会的均匀程度,这也算是国企福利的一种,是企业变着法来降落职工的糊口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