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手头实在紧呀[第1页/共2页]
德璀琳是法国人,现在担负津海关税务司的职务,李鸿章与他也有来往,深知此人才气不凡,当下便放了心。旋即又慎重叮咛道:
“中堂太客气了,怎谈得上就教二字?这事依我看,只要一个别例或者可行,就是在都城里,另找一处合适的处所,照北堂本来的规摸,另造一座教堂,作为互换。”
“你为北堂上的条陈,我已看过了,本日里特向你细细就教。”
“嗯,这事你就多费点心。前阵子有个英国人上了个条陈,说有体例让他们迁走,你能够问问。对了,修园子的事现在还不宜张扬,你懂吗?”
等李鸿章回到贤能寺府第,总理衙门已将那条陈送到。上条陈的是个叫郭约翰的英国人,数十年前经英国公使威妥玛先容,曾与李鸿章有过一面之缘。当下李鸿章便将他约了来。
听了慈禧太后的话,李鸿章还想再争争,可一时又不知该如何开口是好。就在这时,只听李莲英笑着说道:
“如此说来,咚地一声就是几两,那一天得咚咚出多少银子出去呀?依咱家看,迁北堂也用不了多少银子,你每天不要咚咚地一个劲放,不就省出来了吗?”
看看李鸿章,慈禧太后终究吐出了内心话:
“好了,鸿章,你有难处,哀家内心稀有。哀家看就如许吧,你与总理衙门筹议着去办。你说如何样?”
“怎的这么巧?哀家一说乞贷,你就买了船,莫非不能缓阵子吗?”慈禧太后冷冷地说道。
“这……”,李鸿章没想他竟出了这么个馊主张,半天方说道:“总管,火药、炮弹是高贵,但是练兵练兵,不练不打,到时临敌我们岂不是抓瞎吗?”
如果是其别人,慈禧太后只恐早就按耐不住了,只是李鸿章乃大清国有功之重臣,第一封疆大吏,是以只得说道:
只是蚕池口的上帝教堂,那么高!两宫的动静都在洋人眼里了,实在不铛铛。这回不管如何得让洋人搬出去。”
一听这么个别例,李鸿章不由犯了愁:“这体例之前我们曾提过,只是并没有结果呀!”
“嗯……是如许。”
“不可,不可!”郭约翰连连摇手:“如果如许,法国必然会从中作梗。这事如要胜利,只要派人赴巴黎,与北堂所属教会的会长筹议,只要他承诺,便能够了。”
“这……”,李鸿章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仓猝向李莲英递眼色。
“我虽是英国人,但信奉的是上帝教,以教友的资格,代表中国去谈判,估计题目不大。”
“这要看由谁去谈判了。”
李鸿章额头上不由冒出几滴盗汗,语声略带颤抖道:“太后息怒,非臣不极力,只是……只是因为买了几艘舰船,故而……”
“主子,李中堂确有难言之隐。前次主子去天津,他那确有笔款项。不过……当时已与英、德等签约,采办他们的船,怎好半途撕约呢?主子当时过分镇静,忘了回禀老佛爷,请老佛爷惩罚。”
“此次把你从天津召来,是有件事想与你去办。之前也曾筹算将三海补葺一番,只因各种原因,一拖再拖。哀家想借着这个机遇,将三海也修修。
慈禧太后按例有一番路程如何、稼穑丰欠、民生痛苦以及起居是否安闲之类的问答,旋即便转入了正题。
“此次托你去办这事,务须随时谨慎,相机行事,不要孤负委任。如果事情办胜利,我自有酬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