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全班尽撤[第1页/共2页]
这时只见李莲英说道:“主子想当然应当派称心的人去。比如醇亲王他……
醇亲王先是一惊,说道:“从雍正七年设军机处以来,还没有这个成例呀!”
“全班尽撤!你快去办。”
孙毓忙仓猝问:“不知太后筹算如何改?”
李莲英诡秘地笑笑,说道:“主子,这事可非同小可呀,传闻与恭亲王……”
“盛昱的话,恰是臣内心的话。但臣觉得要责成他们‘戴罪图功’,实在很难。皇太后圣明,这些人年富力强的时候,尚不能为朝廷着力;年纪大了,能有甚么希冀?”
“一个嘛,是火候不到,还不能动恭王爷;再有一个就是怕醇王爷不支撑。不过徒儿想后者的能够性更大些。”
“快念来哀家听。”
醇亲王是不错,不过本朝自设立军机处以来,向无诸王在军机处行走者。恭王参赞密笏,亦只是权宜之计。如果现在派醇王去,只怕谈吐上行不通。(未完待续。)
光绪十年三月初八晚,虽说不是十五,但玉轮却格外的亮,洁白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向屋内,使得屋内如同白天普通。现在,慈禧太后正落拓地躺在炕上,凝睇着空中那弯弯的玉轮。
正中午分,慈禧太后召见,王公大臣们站过班等待分班施礼。
恭亲王、宝鋆久直枢延,更事很多,非无知人之明,与景廉、翁同和之才识凡下者分歧,乃亦俯仰盘桓,笑欢成败,其咎实与李鸿藻同科。
“晚生刚从宫里出来。”说到这里,孙毓汶用眼四周望望,一见没人,方接着说道:“听李总管说,太后筹算将军机大臣全班尽撤,就是不知王爷您有何定见?”
醇亲王转脸一看。说道:“莱山,这么早过来有甚么事吗?”
“醇王爷,”慈禧太后取出盛昱的折子,交与醇亲王,说道:“你看看,该如何样才气让他们‘戴罪图功’?”
这是如何回事呀?李莲英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回到屋里,仓猝唤来门徒李三顺,将刚才的事说了一遍。李三顺点头晃脑了一阵,开口说道:“徒弟,徒儿想老佛爷内心能够有顾虑。”
听了醇亲王的话,慈禧太后那忐忑不安的心方算放了下来,只见她故作安静道:“这个折子我先留下,你再好好揣摩揣摩,然后写个折子呈上来。”
“既然如许,明日一早你就出宫,把孙大人找来。记取,让他快些来!”
“臣遵旨。”
山西、北宁失守的动静传来,清廷举朝震惊。一时候,言路大开,纷繁究查败北任务。在****轨制下,统统功绩归于上,统统弊端归于下,代人受过的任务天然就落在了运筹帷幄的军机大臣身上。
宣武门内的承平湖畔,格外的安好。湖中荷花盛开,湖边重柳依依。湖东岸,绿树成荫,陈腐的松柏,粗大的国槐,庇荫着声望赫赫的醇亲王府。
“臣觉得应将其全班尽撤。”
“太后,臣觉着只要如此,才气使我朝重新强大起来,更好地抵抗外侮。”
“这倒也是,走,去房中再细细商谈。”说完,二人便去了适园的香斋,闭门密议起来。
“王爷,例由人兴,并且也得顾着六爷的面子呀。”
“如许不太合适吧?”慈禧太后用心问道。
回到宫里,慈禧太后高兴地躺在床上,万般舒恬。恭亲王啊恭亲王,这就是你与我作对的了局!现在你另有甚么好折腾的?想着想着脸上不由得闪现出对劲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