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密谈[第3页/共3页]
您也不必再如此委曲,借住他处,有家不能回。”
听这话,是连查都懒得查,直接造伪证,要拖大皇子和二皇子下水?
如果另有外人知情,比起弄死李英歌,留着李英歌痴傻这个把柄,更无益于攻坚他、针对李阁老府。
就是京郊的几处庄子,来过几拨人夜探,无功而返后就再没了动静。
早在一年多前,得知李英歌痴傻奥妙的汪曲,就将此事密报给了萧寒潜。
现在却在他面前装出副老态龙钟的模样,汪曲还不到三十岁!
萧寒潜听着“小王妃”三个字,似笑非笑地看着汪曲。
萧寒潜笑对劲味深长,“你当南花圃真的安静无波?刺探的人没能摸出去,一是因李府护院不是白用饭的。二是占着南花圃天时上风。套用兵家的说法,就是易守难攻。”
但想到当年萧寒潜打断五皇子腿的事,又有些不肯定。
汪曲为了他,十几年间不晓得在启阳帝、皇后跟前跪过多少次。
萧寒用心中稀有,不耐烦多说此事,只道,“谢氏甚么时候去青玉观,我会和她筹议日子。到时会让张枫提早知会你。在这之前,有件事你先去办好。”
汪曲心领神会,听他提及谢氏,就晓得李英歌的事绕不畴昔,就顺着话茬道,“张枫怕老奴担忧,暗里也送过密信给老奴。李夫人确切了得,任由故意人如何刺探李府,也没让人胜利摸到南花圃来。”
为他讨情、背书,代他受罚,但跪着的腰背向来都是笔挺挺括的。
汪曲不担忧其他,唯独心疼他自藐视到大的主子。
他们在京中起码有三处绝对安然的暗桩可供联络活动。
这几天乾王府先抬进了宫中赐的六个美人外,又有选四妾的动静流出,倒是有很多人想着上门办理,人多口杂的,公开里盯着乾王府的人反而没了异动。
汪曲听得心惊肉跳。
要的越多,冒的风险就越大。
护院不知情,办起差事来不怕闹出动静,那些刺探的人却不敢鸡蛋碰石头,摸索几次后,不免畏首畏脚。
萧寒潜名下的京郊庄子都被人夜探过,李府这个岳家又如何能够没人盯着。
他见萧寒潜沉吟不语,就劝道,“您身边除了张枫,就留了四个侍卫,借住李府到底不是悠长之计。现在战俘头领还好生生的在我们手中,张枫又搜到了五皇子的玉佩,还是当断则断,尽早捅到皇上面前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