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八)巧入敌后[第1页/共3页]
曰本军官大步走了过来,他身后的曰本兵士也紧跟着上前,将王亚桥一行人团团围住。
“好了,快去吧。”王亚桥摆了摆手,说道。
“放心吧,王先生。”脸上有刀疤的年青人――他的名字叫[***]――点头承诺道。
德军设在俾斯麦山上的炮台共有俾斯麦山北炮台、俾斯麦山南(西)炮台和临时野战炮台。此中俾斯麦山北炮台(德军称第12炮台)装备有2门210毫米加农炮;俾斯麦山南(西)炮台(德军称俾斯麦山炮台)装备有4门280毫米榴弹炮。在第一次天下大战发作前,德军还在山顶上临时装备了2门88毫米加农炮,在南坡山脚下摆设了3门老式150毫米轮式榴弹炮。俾斯麦炮台的火炮配置,首要有两种口径的大炮,一种是口径为210毫米加农炮;一种是德国1904年制作的口径为280毫米的克虏伯式榴弹炮。在4门榴弹炮中,有两门为牢固式阵地炮座;两门为牢固式地穴炮座。前两门火炮位于俾斯麦山腰的西北侧,安装在钢筋混凝土的防盾中,防盾呈五边形,与山坡齐平,防盾出口位于西南侧。该炮台制作的极其埋没,远处不易被发明。防盾内的榴弹炮面向东北,最大程度射界不超越180度,仰角不超越40度;后两门地穴式火炮则位于前两门火炮西北侧的山沟中,挖地成穴后再将大炮安装于地穴当中,能够停止360度的环射。
“放心吧,先生,到时候我用绳索把他捆起来。”许石友看了看[***],半真半假地笑道。
[***]和许石友点了点头,起家向前走去,很快便消逝在了树林中。
“小颜说得对,从现在开端,大师要健忘本身本来的身份,只想着本身现在的身份。”一名年纪稍长一些戴着眼镜好象教书先生模样的人说道,“明白吗?”
俾斯麦山的南侧有一处低矮的土山包,西南侧紧靠德军的“俾斯麦虎帐”,中间有一条马车道相隔,在山的南侧,另有另一座叫八关山的小山,海拔为95.6米。在俾斯麦山的东南边向,则是承平山。俾斯麦山的北侧与贮水山相望,西北侧还可看到伏龙山。俾斯麦山阵势险要,扼守青岛城的中路冲要,是拱卫全部青岛城南区的首要阵地。
“小颜,小许,你们俩先畴昔吧。”那位“教书先生”明显是他们的头儿,“先不急着脱手,关头是要弄清楚环境。”
“那家伙的脑袋公然不是人长的,竟然能记着这么多的东西。”他在内心悄悄赞叹了一下那位派他前来的镇守使大人的影象力,小声的嘀咕了一句。
王亚桥认出了这是曰军的巡查队,他不经意的转头望了“门生”们一眼,“门生”们也都象是明白教员的意义,不约而同的放慢了脚步。
俾斯麦山是一座天然隆起的天然山岳,位于青岛城南区中部偏北的处所,在贮水山与承平山之间,山岳海拔128.5米,占空中积为373亩,山上遍及松树和槐树,德国人借口“曹州教案”占据青岛以后,为了记念“铁血宰相”俾斯麦而将这座山定名为俾斯麦山。
“让我多切他们几个脑袋瓜子就够了。”[***]伸出舌头,舔了一圈嘴唇,眼中闪过镇静的光芒。
德军布设的榴弹炮因为有坚毅的防盾环抱着三个方向,因此抗打击力极强,全部讳饰部及炮位坐落在山岳的北侧半山腰处,呈南北偏西走向,又大又厚的圆缘顶盖是用钢筋混凝土浇注而成,在顶盖上还堆有沙包。而山腰凹地上面的别的两门地穴式榴弹炮因没有讳饰部的庇护,只能用厚钢板制成半球状防护罩加盖在炮位上,并在大炮的四周筑起一道环状水泥掩体,这门大炮能够停止360度环射,明显属于兼顾对海射击的安插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