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兮(灵魂的存在问题)[第2页/共3页]
常言道:一了百了。但人身后是否真的是一了百了呢?或许这人间真有灵识,有一条此界通向彼界的长道,我们在路的这边尽力地想要看清他们,他们在那头的尽处张望着我们一脸无法。在垂死之际尽力倾诉于人间人的沉沦,逝者的分开或许并非是甚么鬼神之说也并无什麽无常索命之类的,或许只是到了另一个我们尚未发觉的次元与现在过着一样的糊口罢了,为何常常亲眷去世后我们总会感觉他们还在我们身边,或许他们同我们一样存在于这个人间之事在分歧的次元或是空间罢了,亦或许常常感到亲人气味时他也正和你擦肩而过,只是你病看不到他,相互互不打搅。
灵的存在让人惊骇,灵的消逝让人苍茫。或许只要当我们在不得不化为灵时,在九天遨游,于深海潜游,在时候穿行时我们才气真正的晓得这人间到底有没有?信赖灵魂不必然就是科学,不信赖也并非就是科学,这人间有大大小小的说不清的事情,何况是它呢?不管是出于对家人的思念或是真正的信徒都仿佛无妨。但我觉得人间百态,或许你不承认的东西明天就会呈现呢?无并不清楚它是否存在,我在寻觅,我想这个寻觅足以让我穷尽平生。
魂兮魂兮,素知灵兮
魂兮魂兮,有韵神兮
魂兮魂兮,莫支离兮
灵魂是否真有三魂七魄我不清楚,但我清楚地记得故乡有“叫魂”、“回魂”之说。而是有几次高烧不止或心中万分绞痛,药物不愈。亲人常拿衣物立在门口,嘴上轻唤回字。竖日而愈,固然父母常道奇特但偶然还是会用此法。前人曾有“中六识,外六根”的说法,而这儿的“识”并非灵魂而是脑中邪念、心中邪念。子不语怪、力、乱、神,我们是常用这句话来辩驳灵魂的存在,但孔子不语是否就真的没有呢?如有人问到这儿,便经常闪现难堪的神采。对于贤人的东西我们仿佛老是贫乏思疑,但如果古时先贤都是至高无上的,那又怎会有先人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停止驳论呢?孔子只说不语,并非是不存在。孔子的谈吐是在本身没法鉴定其是否存在根本上所说的。
信也罢,不信也罢,总之随心而走便好。
或许我们不该将它叫做灵魂,魂有些过于奥秘,过于虚无缥缈。我觉得灵魂是在人仙逝后由对人间的沉沦思念幻成,他们与我们处在同一个天下里却在分歧的空间中,他们能看到我们,我们却始终没法发觉到他们涓滴的踪迹。或许我们应将它唤作灵识,灵属虚,识则实。而灵识理应是最首要的存在,你若说精神首要,那么百年以后,精神又在何方呢?早已与六合融为一体,而又怎能说精神最为紧急呢?灵魂不随精神的陨灭而消逝,我们总有死亡之时,却永久不会有殒魂之时。
魂兮魂兮,佩有魄兮
村落间有“头七”之说,所谓头七便是人在去世后的第七天会回到家里做最后的道别,但人鬼殊途故而头七之时活人不能呈现在死宅,以避鬼神。而这类风俗传播至今仿佛也并非仅仅出于对家人的记念,常常对于没法解释的事欲望更大,而欲望越大便越轻易急功近利忽视细节。对于灵魂的我们始终没法给出一个切当的答案,我想与它应是密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