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人间多真情[第2页/共6页]
………………
此时,王修、沮宗早已经推开木牌,奉上纸笔,公孙珣抬手便要写便笺。但是,刚写了一行字,门外便俄然有县吏来报。
几名县吏当即拖着还昏倒不醒的那人往官寺前面而去了。
几拐几抹后这二人终究来到了后院,而这身材高大的吏员甫一出去,只是抬眼一瞅,便看到了足足有四五人候在此处。
褚燕闻言也是一怔,但毕竟是长叹一声,便叩首在草地上请罪:“君侯文武韬略,好笑褚燕却自发得是,真是班门弄斧……请君侯救一救我那些部属,但能活他们性命,鄙人情愿结草衔环来报君侯大恩。”
“不是,”刺客当即点头。“我在城中暗藏两日,也晓得了些讯息……恕我直言,山中那些人既然下定决计抵挡,那便是成败由人,何必再问?我只是想问一问朱紫,之前被你招安出来的流民当然是被安设了下来,可天长日久,又如何能包管这些人不再被逼上山呢?正如我之前所言,我在山中,只是见上山之人越来越多罢了!”
“并无他言……”刺客无法拱手。
“遵循张氏族长所言他家阿谁庄园的范围,起码二三百,多了不好说。”王修稍一计算便等闲得出答案。
“我?我本是常隐士,先也是做游侠,厥后家道中落,不得已入了太行山中厮混……当然,不是邯郸境内的太行山,而是在北面襄国、柏人乃至于常山境内厮混……总之,之前的名声还在,以是常常下山做些买卖罢了。”
话音刚落,水池前面倒是转出一个浑身血迹的人来:“褚燕拜见君侯,请君侯恕鄙人之前无礼之罪,并请君侯救一救我的那些部属,我晓得他们是贼寇,不敢告宽恕,只求活命……”
不过,最吸引他目光的却只是此中两小我。
说着,王叔治倒是顺势指向了地上蒲伏的一人,这应当就是阿谁文书上的。
狱吏当即告别……不幸一个申氏余孤,吃力千辛万苦见到仇敌,却来不及说上半句话,到现在便仓促送了性命。
盘腿坐在那边的侯爷一时无言以对。
——————我是人间多真情的豆割线————
“奇特!”邯郸县寺一间宽广的公房内,此时早已经因为天气发暗而点着灯火,而灯火下,代理县中碎务的王修改对动手中公文一阵蹙眉。“公文确切无误,我也已经遣人去通报我家君候了……但是,为何这公文上署的日期是四日前?如果四日前你们便从襄城县中解缆,为何三日前你们甄县长快马来报的公文上却没有提及你们?”
“叔治不必如此,”公孙珣从速扶起这个在贰心平分量越来越重的得力部属。“本就是看破了此人行迹,想要趁机擒拿的,并不碍事……倒不想碰到了个成心机的人。”
刺客欲言又止。
“那股贼寇之以是消逝不见,只怕是被这位朋友给特地藏匿了起来。”连续串的发问后,公孙珣如此断言道。“而这位‘朋友’如此大的权势……你们说说,该是多么人物?”
“王县丞包涵,”为首的一名高大吏员从速俯身解释了一句。“这等事物便不是我们这些下吏能够晓得的了,许是我家县君一时笔误也有能够……不瞒县丞,我模糊记得两封公文是前后脚收回的,之前并未寻到此人,便先发了那封快马公文。厥后此人被寻到,我家县尊不敢迟误无虑候的大事,便又从速仓猝写了这篇公文,让我们连夜送此人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