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谁问道左人(2合1)[第5页/共7页]
“如何不妒忌呢?”公孙珣抬头感慨道。“我是春夏之交上任的,甫一上任便感慨于民生多艰而豪强无度,因而大力打击豪强、夺职滑吏,并清查户口、田亩,还招安太行山中流民,比来又兴建公学,捐赠图书。夏季间乃至还筹办整修一下圪芦河。凡各种事端,我自问是经心极力,无愧于赵国百姓的……对不对?”
“这是天然。”张道人坦诚言道。“赵国高低,可有第二个君侯?!”
换言之,承平道人能够等闲避开这个话题。
但是,没有万一。
至于说布道手腕,据公孙珣所知,无外乎是两种:
承平道人闻言面色愈发惨白:“昔日之事,天子都已经宽宥了,君侯又何必盯着不放呢?何况,当日以后,大贤能师便将心机放到了教养百姓、治病救人之事上,以昔日之罪谴本日之行,莫非这也能够吗?”
张晟再度语塞。
“君侯真是妙手腕。”好久以后,董昭才竭力开口恭维。“一封假手札,就让赵国的承平道不攻自破,想来夏季整修圪芦河之时,这国中最后一个不稳的处所也不会再闹出事了。”
“你不必多言了。”公孙珣摆手表示道。“我直说好了,你便是再有事理,我本日也要寻个不是措置一番承平道的……马老公!”
“哪个sheng?”
————我是不知其人的豆割线————
一向态度果断的张晟终究面色惊骇了起来,马肥更是一时抖如筛糠。后者是担忧本身的运气,而前者则是害怕公孙珣杀人诛心之举,万一……
现在的承平道真的是半点都看不出有甚么离经叛道的处所,更别说是甚么妖邪之道了。便是朝中有识之士认识到了它的风险性,也是因为重视到了它强大的动员力以及构成职员的庞大性,而不是说承平道的经义和行动体例有题目。
“小民在!”那马老公面色一突,倒是直接从蒲团高低来,重新跪下,然后膝行向前。“小明实在不晓得是侯爷亲至,妄高傲言,还望侯爷宽恕!”
马肥当堂下跪叩首,并发誓矢语一番,然后便不顾身边的道友落荒而逃。
“我不是,可我半子是内侍侄子家的管事啊?”那马老公言之凿凿。“我本是钜鹿本地一大户,家中农家俱备,只是无端碰到一个归家的兵痞,约了群盗烧杀了我百口,因为财产全无,子嗣也都没了,才不得以跟着半子过日子。厥后这承平道寻我,让我来此处做一任承平道人,图的甚么?我又甚么都不懂。还不是看中了我半子是钜鹿赵氏家的管事。此处收的钱,一开端便说定了,钜鹿那边大贤能师处拿走四成,本地留三成平常花消,另有三成给赵大人那边当供奉……”
“但是我如此辛苦所为,却比不上一个别郡的大贤能师。”公孙珣戏谑的看向了面前的道人。“我为他们这些赵国人做了那么多事,中间不晓得搭上多少辛苦、名声,却只是一个难以置信。大贤能师又为他们做了甚么,竟然让他们顶礼膜拜?”
“君侯家世出众,且家中富甲一方,现在更是幼年封侯、前程弘远……为何要妒忌我们大贤能师?”张晟莫名其妙,乃至有些气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