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喜怒形于色(上)[第2页/共5页]
关羽微微点头,仿佛是想起了此人。
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倘使之前真没来得及走脱,刺史又当众扣问,他关羽必然举头作答:
“足下此言未免小瞧于我。”公孙珣当即立足。“我的意义是……一介逃犯,救下冀州方伯,本可挟恩图报,就此改名换姓享一份繁华,却只是领一份赏钱,便径直告别……这莫非是普通人能做出的事情吗?如此行动,可谓义士了。更别说,危急之间,一朝制敌,也是勇武过人……”
“长生,过了年我便二十有五,也该履任为两千石,主政一方了。”公孙珣往前一步,直接抓住对方手腕。“正要你如许的人才替我锄强扶弱!不管如何,且随我一时,若我有不义之事,便弃我而去又如何?”
审配出身魏郡大族,河北闻名,如何能够跟赵国这些豪族没有牵涉……也恰是因为如此,在赵国时他便不自发的收起锋刃,只是放心做一些边角之事,一向到本地豪族被调剂的差未几了,这才模糊暴露一些锋芒,却又忍不住和沮宗走的太近,模糊有互为奥援的感受。
夜色悠远。
“我以国士待君,乘夜追索,便是明证!”公孙珣不怒反喜。“又如何会让足下做甚么剑客呢?!”
公孙珣见状终究讳饰不住心中高兴……不想本日也能有如此运气,因而便当即大笑,然后又从远处林中取了系在彼处的两匹马,管都不管路上的那辆板车,就径直带着年青的关羽于月下往回而去了。
“足下问我是何人。”公孙珣愈发点头发笑。“你在这霞堤处运石为生,竟然不晓得我吗?”
但是如何说呢?关长生恰好不是个浅显人,他是个犯了大罪之人,抛家弃业、逃亡江湖可不是白说的,并且他本人的身材、形象格外凸起。那到时候,那些权贵当众把他叫来,问一句来源,他关羽又该如何说呢?真报出了姓名来源,众目睽睽之下即便是有此功绩,那刺史也一定就能如何如何吧?
“足下也是用心良苦!”关羽回过神来,也是无法点头。“脱手救了你家刺史一次,也领了足额的赏金,本可就此相别,为何必然要苦苦相逼呢?莫非是足下受了你家刺史的严令,我若不回便要定罪于你?”
关羽微微眯眼:“倒也确切有些眼熟,仿佛本日与那刺史一起领头的便是你,我原觉得是刺史后辈……中间到底是何人?”
当然了,如果关羽是个所谓知机之人,报个化名字假来源,就此乱来畴昔,那即便是大师内心明白,也必然会假装不晓得。他关长生也天然能够就势停了这逃亡天涯的脚步,在赵国安设下来,说不定还能享用一番繁华!
“河东解县关羽,现为杀人逃犯!”
话说,那推车之人身材格外高大,细细打量起来,竟然有将近九尺,仿佛比吕布还要高上几分,而大板车上明显堆了很多物件,他也是只如闲庭信步普通,可见也不是虚高……没错,此人恰是河东解县人,现在正在做逃犯的关羽关长生。至于说之前在河堤上脱手,顺手一棍子将那名刺客给当场打死之人,实在也恰是他了。
看他年纪和字号,应当也是加了冠的,算是成年之人了,武将之辈再是半成品,那八成也是没得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