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海捞针(一)[第2页/共2页]
可长安之大,皇城禁苑以外一百零八坊,更有来往客商不竭,如何能在茫茫人海中,挑寻出两个再平常不过的人来?
风灵托腮想了好久,从心底漫上一丝苦笑在脸上,此时连得她本身,在长安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人,寸步难行,毫无借力。
她忽想到了出敦煌城时商户与外城廓被挽救的公众所赠的万民请愿书,这约莫可解拂耽延的渎职不力之罪。可渎职不力毕竟是最紧急,于那最是教人惊惧的“通敌之嫌”,这万民书倒是无济于事。
公然那胡婢约莫也是坚信佛教的,神采和缓了下来,点头道:“是呢是呢,顾娘子倘要礼佛,还是野蛮坊的法寿尼寺好些,里头又满是尼师,我们女客去了也得便利。”
风灵停下脚步,闭眼长叹道:“定下了渎职不力的罪名。”
“焉耆姊姊且留一步。”风灵赶上前,跑得急了,扶腰大喘了一口气,“方才竟浑忘了问姊姊一句,玉勒弘忽在府里可便利见客?”
“姊姊归去尽管同你家弘忽说,下回望朔日去礼佛,请弘忽带着风灵同去,怀远坊一带信祆教的居多,梵刹不兴,他处风灵又不甚熟谙,愿随弘忽同往礼佛。”风灵见她拿捏不定,忙塞了个还算像样的启事畴昔。
又过了两日,她的心焦终是止于魏国公府差来的侍婢,那侍婢也是个胡女,玉勒图孜肯教她来传如许的话,约莫是亲信之人。
“娘子这是要去哪儿?”何管事在背面追着问道。
未生早她与拂耽延一步来长安,若能将他母子翻寻出来,以她待未生之厚善,许是能问出些甚么来。
风灵挥手表示何管事与韩拾郎暂先拜别,单独一人渐渐地退回正屋前的木阶上,凝神细思,抽丝剥茧地将敦煌城的事情梳理了一遍。
何管事请吁了一口气:“娘子不必过分忧心,这也算不得甚么重罪,向来武将得胜,皆是要过这一层罪的,不过就是减罚俸禄另加一篇斥责,一旦朝廷要用兵,打了败仗,前事立马便能消逝了,罚俸也加着倍地返来了。既罪名已定,过不了几日,阿郎也便归家了。”
除非揪出那真正的通敌之人,来洗脱拂耽延的怀疑。
“我家弘忽晓得顾娘子等得心切,得了动静一刻也未曾滞下,立时便差了婢子来报。”那胡婢进门向风灵屈膝行了个礼,不说河洛官话,又呼玉勒图孜作“弘忽”,公然是焉耆人。
她猛地自木阶上站起家,拍了拍袍裾,几步便冲了出去。
送走玉勒图孜以后,风灵哪儿也不敢去,在家中忐忐忑忑地候着动静。可连续数日,七八日,也不见有一声覆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