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依依送别(二)[第1页/共2页]
折冲府的朱红大门毫无筹办地缓缓敞开,从里头出来的竟不是拂耽延,亦非长安来使,倒是齐划一整列了队的府兵。
佛奴背过脸去,冲她挥了挥手。满院的部曲唤“大娘”声此起彼伏,风灵牵了马,在大门前回过身,含笑欠身拱了拱手:“大伙儿且跟着佛奴好生过日子,来日待我返来,当时我们还一处走货!”
可于碌碌百姓而言,仍旧是这座城,换了都尉,撤了军府,这些小小的窜改,在他们的糊口中无知无觉,不过是茶余饭后的几句闲谈。
长安来使的震惊清清楚楚地写在脸上,转脸去瞧拂耽延。
“对不住……”拂耽延侧头望了望她,唇角出现一丝苦笑:“我害累你至此,你还愿来送……”
风声低呜,细沙飞走,在她侧耳听了一个时候风泣以后,五更早过,天蒙蒙亮起来。
风灵接过缰绳,粲然一笑:“你几时见我苦过本身?”
此时天光已透亮,年节中人出门走动得早,另有隔夜未燃尽的爆竿,在路边时不时地炸开一声,浓浓的年节味儿,与这一行人毫无干系。敦煌城于拂耽延等人而言,即将成为一段过往云烟,或在梦寐中,或在大哥追思时,还会在心头一跳。
她当真且炽烈地望着他的眼眸:“六礼只差一礼,我是来随你同去长安,成那最后一礼,你认是不认?”
他身形较身边几人都高大些,故而即便穿着再简练不起眼,也是一眼能见的,风灵坐在大黑顿时,顿滞在原地凝睇他一步步自门内走出来,他却在门前的石阶上怔住,投过来的视野定定地锁住她,满含了歉疚。
因是年节中的原因,坊门未曾封闭,全部安平坊沉浸在天明前最为暗沉的时候中,风灵翻身上了马,坊道上留下连续串马蹄踏过的声响,黑幕中“咯哒咯哒”声显得尤其清脆。直至一起小跑出了安平坊,踏上敦煌城的主道时,她眼中储藏了一晚的眼泪才肆意淌了下来,滚热地落在她握缰的手背上。
但见一名府兵屈膝趴伏在马匹一侧,闷头大声道:“请都尉上马!”
“大娘。”佛奴在门外低低唤道,却只唤了一声,便不闻底下的话。她会心,定是马匹行囊皆备妥了。
风灵一扭头,冲她笑了笑。
拂耽延徐行自石阶上走下,站定在那府兵身前,沉声令他起家:“我军中皆是同袍弟兄,从不可这强分凹凸尊卑之举,你且起来。”
府兵列成两队,沿着折冲府外的大道摆布分站,长长地列了一溜,风灵为了不教府兵们将她反对,不得不提顿时前,才到大道边,折冲府大门内走出一个令她心头一跳的身影:略有些退色的半旧玄色夹袍,窄袖小领烘托着他幞头下的褐发深目。
拂耽延在顿时向府兵们抱了一圈手,不复言语,抖缰前行。长安使者与韩孟父子紧随在后,一同上了路。
“大娘,这便好了。”阿幺悄悄地将发辫搭放在她一侧肩膀,嗫嚅着才说了一句,眼泪又再夺眶而出。
“阿延。”风灵判定地打断他的抱愧:“我并非来送你。”
大道两旁的人越聚越多,前头仿佛更多。风灵心向下沉,墙倒世人推原是人之常情,她早已做足了筹算,想过各种不堪的冷对,当真面对时,还是不免心寒气恼。她悄悄警告本身不成起火,不与愚者普通见地,一面向拂耽延更靠近了几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