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女社春景(一)[第1页/共3页]
策画得甚好,可目下紧急的便是尽快出关西去。佛奴出去探听了几日,也未听闻哪家的大商队要往西州去的,零散商客倒是有,却未免过分冒险。
风灵放下帘幔,沉静坐回车内,心道,拂耽延命人加强城内巡防,这是狐疑城内有人向城外的阿史那贺鲁通传动静,暗中策应,这正与她的猜忌不谋而合。
风灵在车内虚执了一礼,“多谢韩校尉体贴,风灵只是盼望着早日开市,心焦了些,在家中坐不定罢了。”
可本年年节里被突厥人这么一闹,各家女眷不免受了些惊吓,心底虽痒,毕竟胆怯,游春赏花的事一概蠲免了,制春衣的兴趣也低弱了。
风灵一怔,旋即“扑哧”一笑,这神情,仿得还真是有些神似。“这口气清楚便是你们那位延都尉的,韩校尉平素没少听他这调子吧,才气学着如此像。”
韩校尉往车内投望一眼,见是风灵,也算见过几次,遂缓下口气,“原是顾家小娘子,这昏入夜地的沙尘,出门多有不便,无事便在家中不好么?”
思忖了一阵,风灵轻晃了晃脑袋,同本身道:罢了罢了,反正鹿形金簪子也不在本技艺中了,一介商户,又不食朝廷俸米,那堆子事同本身又有甚么干系,自有该劳心费心的去筹划。
敦煌城内多富商,各家的夫人娘子们为讨个头彩,都极肯在春日里破钞,世人皆知长安的新装顾坊的锦。
她这一笑灿若春花,倒教韩校尉不美意义起来,放动手顺势摸了摸脑袋,憨直地咧嘴笑笑,“顾娘子又对我们都尉抱了成见不是。我巡城东,他领兵巡城西,与弟兄们一样在外吃沙子呢。年节中因贺鲁部犯乱袭城,都尉定下了每日分班巡城的端方,哪一日不亲身领兵亲巡一圈?”
她忽想到了韩孟循着拂耽延的口气一本端庄的那番话,好似亲目睹了那延都尉端持着,一句一个家国天下的模样,便忍不住低头闷声笑了笑。
女眷们迎春的头一桩大事,便是要赶制春衣。
“大娘,别望了,金伯说了,左不过七八日,风沙总能停歇的。”佛奴缩在楼内不肯出来,一面举手挡着随时要入眼的沙尘一面劝道。
等了半晌不见马车挪动,内里哭泣的风声中仿佛有人在说话。风灵撩起车前厚厚的遮挡帘幔,风卷着沙子一下吹进车内,迷住了她的眼,她忙不迭地揉着眼睛,催道:“佛奴,怎还不走?”
“如何能不记得,要过莫贺延碛大沙海的每一条门道我都记得紧紧的……”
“你也莫要恼,要论糟心,有谁能同我们弟兄几个比的。大风沙的天儿,哪一个愿出来吃沙土。”粗沉的嗓音闷在蒙头的布帛中更加浑重,听起来怨气公然不比佛奴少。“如果不肯受盘问,这鬼气候里头就莫要出门。”
敦煌城中最高的一座五层的塔楼,不知是哪个年代制作的,木构已腐坏了大半,夯实的土基土墙还在,内里壁上绘着的经变图班驳半残。
蜷在高门大户的后宅里度过冗长寒冬的女眷们,心也跟着阛阓复苏活出现来。
风成日里不住地吹,风里的冰冷是不见了,还略带了些暖意,但是除开暖意,却还带了漫天的风沙四周扭转浪荡,刮得人脸生疼,到了夜晚“呜呜”悲鸣,扰人眠觉。
如若不然,贺鲁安知元日那晚城中上演《鹿王本生》经变?又怎会挑在城中百姓堆积一处时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