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临终密谈[第1页/共3页]
第三条路,祖母会向你的父皇要求,祖母走后,你去净水寺削发,带发修行,为祖母祈福三年。
但是南洲灾情已经是刻不容缓了,您为此夙兴夜寐,寝食不安。
世人不约而同的将头转向了皇十七子允宁,毕竟只要允宁固然出身最低,最不得皇上宠嬖,倒是太后一手扶养长大,太后最喜好的皇子。
你的父皇也逐步日薄西山了,皇子们为了争那把椅子,向来都是无所不消其极。你出身太低,没有母家权势,更没有抵挡之力,我护了你十五年,我放手去了以后,你又当如何?
少年果断的说道:“祖母,孙儿此生最大荣幸就是得祖母教养,消解了心中的仇恨。”
元洪神采阴沉着说道:“母后,允宁虽毫无建立,却也有皇子之尊,也有郡王之称,您白叟家不必担忧,儿臣的几个儿子,也只要几人才是亲王。”
元洪帝看着太后,又看了面前一世人等,说道:“允宁,自幼恭敬,情愿替朕为太后带发修行三年祈福,去南洲赈灾,特封为宁王。”
众皇子一听,都是悄悄松了一口气,一脸看热烈的神采,看着皇十七子允宁…
元洪还要说话,太后已经招手,让身前公公宣旨。
少年闻言,苍茫说道:“祖母,您不消担忧,我不过是一个受萧瑟的皇子,谁又会重视到我呀!该当不会被涉及。”
世人又岂能不明白,这句话是说给天子听的,同时也是说给世人听的。但是世人都心胸鬼胎,为了阿谁位子,都恨不得人脑筋打出狗脑筋…
偌大的齐国国库,也才不过几十万量白银,太后丧事固然统统从简,治丧以后残剩也不过二三十万两白银,南洲几十万的哀鸿,没有两百万两白银,这场大灾不管如何是救不了的。
白叟无法说道:“当年你父皇亲征两年不足,临幸完你的母妃后,就将此事忘到了九霄云外,直到你出世,你的父皇才不得已承认了你的身份,却将不敷月的你,送给乳母扶养,你的母妃是以整天郁郁寡欢而香消玉殒。”
少年忙点头应允…
太后有力的摆了摆手说道:“我已经油尽灯枯,太医何罪呀!皇儿就全数赦免了他们吧。”
叫皇儿前来,也不过就是交代后事罢了!本日母后想以太后之尊,再下最后一道懿旨!
这时,太后对着允宁招了招手说道:“宁儿你过来,你出身寒微,又心肠仁慈,祖母走后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了…”
允宁重重的磕了一个头,应允了下来。
是以,哪怕元洪帝早就下旨,哪个皇子情愿去赈灾,郡王封亲王,亲王赏双俸,大臣官升一级,也无一人情愿接此差事。
“祖母,孙儿晓得,当年父皇御驾亲征,母亲作为为数未几的几名随军的宫女,军中古板,母亲才有机遇得父皇临幸,”少年初靠在白叟手上说道。
第二条路,你文武双全,又宅心仁厚,去争一争这至尊之位,如果得了至尊之位,也会是一个好天子,这也是天下之福。
白叟长叹一声说道:“孩子,你两岁便识字读书,四岁开端习武,常日里,你低调行事,装成纨绔后辈。
净水寺的延悔方丈,也曾是一名文武双全的人物。你去他的足下受教三年,三年后,当时你已经十八岁了,再决定你要走的路。
元洪帝一听,不成置信的看着允宁,众皇子更是一副朽木不成雕的神采。毕竟,一旦削发,与这皇位就完整无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