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于无声处听惊雷[第1页/共3页]
伴读的生涯苦乐参半,五味杂陈。喜的是格格们的课程远比阿哥们的轻松,属于‘有闲’阶层;苦的是四阿哥是个断念眼儿,还真的就一丝不苟的贯彻起他天子老爸的意旨来。前儿个,断念眼儿屈尊来到暖晖阁,扔下了三幅字贴要我每张临摹5遍,于本日交上去查抄,以便他白叟家按照我的笔风来决定哪位名家的气势合适我大范围全方位的练习,按他的说法就是要练好书法就得先临摹(即古板非常的反复式临帖)再揣摩(即逐步找到本身的气势)最后才气笔随便动,挥洒自如。我捡起那三幅字帖一看,顿时傻了眼,竟是被尊为‘天下三大行书’的摹本,这三大行书可了不得,别离是王羲之先生的《兰亭序》,颜真卿大师的《祭侄文稿》和苏东坡居士的《黄州寒食帖》,件件都是传世的珍宝,文明的奇葩。可……可……将它们作为我的入门课本……未免也太夸大了!算了,不是我挑选,而是我被挑选,认命吧……
总算熬到刑满开释,走出了老远却又忍不住转头看了一眼,心道:“四阿哥啊四阿哥,你真是一个比女人还善变的冲突人物。”
三张样帖每份二十张?不就整整六十张了吗?我痛苦的睁大了眼睛,又被狠狠地赏了一个爆栗,“给你八天时候。”魔音再次穿耳而来:“天越来越热了,皇阿玛要搬出紫禁城,住进畅春园去,我要先去畅春园措置相做事件,这些天你最好老诚恳实的呆着好好练字,八天后我天然会来查抄,倘若让我逮着你心不在焉或者偷工减料,你就给我走着瞧!”说罢又冷冷的盯了我两眼以减轻打单的结果,我当即摆出乖宝宝的模样以主动共同某位获咎不起的‘大人物’,好一会儿,终究如释重负的听到了两个字:“去吧。”
明天的太阳是打西边冒出来的绿毛火球吗?我的确有些震惊了,熟谙四阿哥到现在,他不是横眉竖眼就是冷若冰霜,猛的一下子变的这么循循善诱,驯良可亲,真让我一时有些接管不了,对了,叫喊的狗不咬人,咬人的狗不叫喊,该不是有甚么诡计吧?……正胡思乱想间,却被狠狠地赏了一个爆栗,好痛!我几乎跳起来,心却放了下来,这好象才是普通的他。
“你发甚么愣!”眉毛拧了起来:“这三张样帖每份临摹二十张。”
只见他招了招手,一个哈哈珠子(即照顾皇子读书的小寺人)立马递上一叠东西,他又朝我招了招手,意义是叫我靠畴昔。干吗?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吗?假装没看到,却被或人站起来一把扯了畴昔,“我们就从楷书开端。”他俄然严厉起来,把其喜怒无常的特质表示的淋漓尽致“你看这第一张,柳公权的《神策军碑》的拓本,是最能代表其楷书气势的作品之一,其布局安稳匀整,保存了左紧右舒的传统布局,其运笔周遭兼施,浑厚妥当,其字匀衡瘦硬,有魏碑斩钉截铁之势,点画利落挺拔,骨力遒劲,“书贵瘦硬方通神”,这就是柳体楷书的特性。再看这第二张,是董其昌的《小楷金刚经》摹本,董的书法自成一体,其书风超脱空灵,笔划园劲秀逸;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则力追古法,疏朗均匀。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皇阿玛曾讲过:董其昌书法,天姿差异。其高秀圆润之致,风行于褚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清风飘荡,微云卷舒,颇得天然之趣。你要用心揣摩方能体味到此中的妙境。再看这第三张,是赵孟頫的《小楷妙法莲花经》,其书风可谓是取苏灵之姿媚而弃其甜俗,参六朝碑版而避其笨拙,作品精工中透静穆之气,妥当中露灵动之神,点画精彩,结体清丽,神逸飞动,婉约姿媚。赵孟頫的楷书取唐朝诸家雄沉端严之楷法,得二王潇散超迈之笔意,接收碑版宽广俭朴之结体而构成独具一格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