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小说网
会员书架
妙境小说网 >历史军事 >凤难为 > 第67章 海禁

第67章 海禁[第2页/共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天子面色稍稍凝重,淡淡提示了一句:“太/祖有命‘片瓦不成入海’。”

如果换了以往,天子估计要抽“妄议国事”的裕王一顿,不过现在只剩下一个儿子了,很有些危急感的天子倒是会偶尔与他说些国事,稍稍提点一二。

这是胡宗宪对王本固等“杀汪直”一派人的直策应对——你们说我收受贿赂、养寇自重,那我就直接上表请旨杀他便是。至于汪直身后,没了束缚的倭寇如何烧杀劫夺、抨击诸人,我临时也不管不了,自保要紧。

裕王小声接着道:“实在不可,先重启市舶司。儿臣传闻,我们这边的丝绸、瓷器,运到外边,那可真是翻了好几倍呢——那些夷人就是没见地!这买卖,何必要丢给那些海盗来做?自家赚自家的钱不好吗?”

这日,裕王奉侍天子用丹,见天子表情恰好,因而说了一句:“儿臣传闻,胡大报酬了诱捕汪直,倒是对他承诺很多。胡大人乃一品总督,如果他都食言而肥,朝廷威望何存?”

且不提,天子赐下金丹后欧阳氏如何之错愕,反倒累抱病情减轻的事,因为三月里,朝中倒是又有了件大事。

裕王晓得——这事怕是成了大半。贰心中狂喜,面上倒是惶恐的低下头:“是是是,是儿子妄言了。”

有道是投人所好。天子本人看着简朴无求,可实际上他修道所费金银极大,修道坛甚么的更别提了。加上他当政以来屡有天灾,先是地动再是雷火,这里修、那边补、这里布施、那边赈灾,每天都对着国库和内库忧愁。

但是,最锋利的剑却还是来自于东南本地那位杭州谒巡按王本固,此人以清官自居,悔恨倭寇,天然对于胡宗宪善待汪直之事看得很看不上眼。他频频上书朝廷,最后终究拔剑出鞘,直指胡宗宪本人,说胡宗宪收了汪直大笔金银,这才“养寇自重”、“姑息养贼”。

胡宗宪抚心自问,本身所为皆是为了东南百姓——自来兴亡最苦是百姓,东南已然涂炭好久。他本人当然能够仰仗军功封妻荫子,建功立业,但是这战打得越久,国库就越是吃紧,百姓越是艰巨。

只是,现在的大明,真正能做主的却不是朝中群情激奋的大臣,也不是内阁几位阁老,而是西苑里头戴香叶冠、身穿松江布制道袍、一心修道的天子陛下。

王本固虽不过是七品巡按御史倒是代天子巡查处所,能够传闻奏事,直接上报天子。故而,胡宗宪这个一品总督,背靠严家大背景的人也等闲获咎不起他。

现在情势日趋明朗,汪竖态度硬化,倒不如两方各退一步,战役商谈来得好。先令汪直等人束缚了海盗倭寇,开通海禁,分利于民,然后再缓缓剿除余寇,安定本地。

胡宗宪本人耐烦实足,他从当时起便有了招安之心,先是放了汪直被关在牢里的父母妻儿,然后再把部属夏朴重去做人质,与汪直的义子几次谈判,诱之以利,颠末量年的运营和取信,这才把这位老奸大奸的“老船长”汪直给引了上来。最后,他终究在嘉靖三十七年仲春五日与杭州谒巡按王本固一起诱捕了汪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