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普洱茶[第1页/共3页]
王世贞点点头,他为人周道谨慎忍不住又问了一句:“不知仙姑要往那里去?山上人少,单独一人怕是有些不便利。”
李清漪见他受教,倒是放了些心――既然已经筹算用蓝道行这张牌,那就不能急于一时,要选好机会、让他有个好的出场体例才行。也不知她是走了甚么运,这天方才遇见了蓝道行这个小羽士,转头又遇见了来山上散心的王至公子王世贞。
实在可惜,实在可叹。天意弄人,不过如此。
李清漪闻言倒是点头道:“伉俪同去固是顺心遂意,可家中老幼又当如何?杨公一心为民,死得其所,杨夫人哪怕是看在他的份上也当保重本身,养老护幼,也能叫杨公心安。人生一世,只要活着,才气做更多的事。这时候死,的确是犯傻。”
蓝道行搓了搓手,接过茶杯,小声道:“我筹算先歇几日,整套行头出来,再去拜访陶国师。”
李清漪退开几步,礼了礼:“王公子。”
李清漪听得这话微微一笑:“我听人说,这青云观的观主但是和陶国师有友情,他们观里的羽士连景王府都能入,各个都是身怀绝技,故而眼高于顶。不晓得长可有甚么特长的?”
******
王世贞点点头,见着李清漪波澜不惊的模样,俄然有了些感慨:“仙姑年纪悄悄,怎地就想起削发了?”
天晓得,李清漪这辈子上敬爱父母、下珍惜幼妹,自发本身实在是个可贵的长情刻薄人,恰好倒是觉不出所谓的“情”滋味。即便是嫁给裕王,目睹着丈夫日渐成熟慎重,倾慕相待,她也还是只觉平常,反倒越加不信那些贩子话本里的“情爱”一说――这的确是天底下最万金油的借口了,那里不敷往那里凑,恰好信的人还很多。
李清漪闻言一惊,不由诘问道:“杨夫人也去了?”
说真的,王至公子豪情细致,内心头挺替李清漪难过的:她出落得如此仙颜又合法韶华,曾为王妃之尊有大好出息,现在却只能青灯古佛渡此一世。
幸亏王世贞是个别贴人,见着李清漪神采,很快便转了口:“仙姑方外之人,想来是不喜好说这个的,是我莽撞了。”
蓝道行听得这话倒是很有些不美意义,摸了摸鼻子道:“那里,那里。过奖,过奖。”
李清漪手上摩挲着椅柄,仿若偶然的问道;“道长千里迢迢来此,是有甚么要事吗?”
李清漪这话倒是少见的结论,王世贞也非食古不化之人,如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仙姑这话却也在理。不过,如仙姑这般女子却也少有。”他似笑非笑,并不谈那些礼教旧典,只是淡淡道,“当然,杨夫人也是伉俪情深,许是因为情之所至,这才犯了傻。”
王世贞面上神采很淡,看了眼穿戴道袍的李清漪,倒是有几分猎奇:“仙姑认得我?”
李清漪点点头,简朴的解释了一句:“那日在西市见过一面。”
反倒是王世贞,见她这般模样只当是有难言之隐,悄悄叹了口气转而提及其他来:“说来,我此来也是为老友佳耦上柱香,好叫他们泉下安宁。”
因着杨继盛刚死不久,王世贞一身素袍,配着他那风骚俶傥的面貌,倒是有些玉树临风的模样。既然路上遇见了,多少也算是熟谙的人,总也不好劈面就避开。
见着王世贞那张惊奇得无以复加的面孔,李清漪心气稍缓,到底还是忍不住笑了一笑,美意提示了一句:“王公子与杨公豪情深厚无人不知,严家必是心胸不喜。既然杨公一事已毕,今后还请多加谨慎,最好避开严家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