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杨六郎〔4〕[第1页/共3页]
真宗这数日北巡,早已经询过无数将领,此时一听二杨的应对,便能听出二人的确是真正镇守边关的得力之人,杨嗣经历丰富,杨延朗思路广而大胆,均是可用之人。
待二杨奏毕,真宗笑道:“你父杨业为前朝名将,杨延朗治兵护塞大有父风,深为可嘉也。此番遂城一战,朕当论功行赏,不知延朗要何犒赏?”
此时站在他身边的,是蔡州团练使杨嗣。杨嗣的资格比杨延朗老,他暮年跟班太祖太宗南征北战,数十年来经历大小战役一百多仗,屡立军功,也是一员可贵的虎将。杨延朗的父亲杨业当时为北汉守将时,曾与他交过手。杨业归宋以后,二将惺惺相惜,竟成老友。此时杨嗣镇守边关,与杨延朗并称“二杨”, 也夙来为辽人所害怕。
众将几近不敢信赖本身的耳朵:“甚么,大人,我们要出战?”
凌晨,探子仓猝来报:“报,杨巡使,辽人撤兵了!”
杨延朗红着脸跪下:“臣不敢,臣何德何能,敢婚配星宿下凡之称,此不过是辽人胡说八道罢了,不值在万岁爷面前一提。”
过得半晌,里头传下旨来,令二人进见。
杨延朗跪下道:“臣为国守边,乃分内之事,不敢讨赏。唯有一个心愿,望万岁成全。”
杨延朗却没有笑,他俄然命令道:“调集统统的人,清算好兵甲战马,做好出战的筹办。”
杨延朗却踌躇了一下,这名号解释起来,倒很有自吹自擂之嫌,只是天子亲问,却不得不答。杨嗣看出他的踌躇来,笑了一笑上前道:“臣请代杨巡使来解释。辽人非常科学,畏于天象,传闻天上北斗七星中,第六颗星是专克辽国的。杨巡使遂城一战,大败辽兵,令辽人闻风丧胆,说他乃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星下凡,是以上专克辽邦,遂称其为六郎。”
两人伏在地下,却不免相视一笑,不想天子竟然连这外号都传闻过了,杨延郎只得奏道:“回万岁,是臣杨延朗。”
杨延朗与杨嗣同时跪下,山呼万岁:“吾皇万岁千万岁!”
杨延朗大喜,叩道:“臣粉身碎骨,难报天恩。”莫州与瀛州,乃是昔年石敬塘送与辽国的幽云十六州中的两个首要州城。后周柴世宗活着之时,曾亲身北伐,浴血疆场终究夺回了瀛莫二州。
真宗驻在大名府,命令调集此役中诸将细论功罪。杨延朗的下属忠武军节度使傅潜自恃三朝元老,手握重兵却畏缩不前,杨延朗等上面诸城守将被辽军围困,傅潜均不派出援兵。真宗当即于军帐中下旨,将傅潜等数名贻误战机的重臣大将,均削官夺爵,流配千里以外。另又下旨,诏有功诸将论功行赏。
真宗笑道:“谁说不值一提?很应当大大地提起才对。你是杨六郎,”他一指杨嗣道:“他也是杨六郎。另有高六郎、田六郎……我大宋的将士们,个个都是六郎,个个都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个个都是专克辽国的六郎!”
雷副将上前一步道:“大人,好不轻易辽人撤兵了,我们为何还要出战?”
众将领命而出,待辽军主力撤退后,俄然开城而出,将殿后的军队打了个落花流水。辽军本已经后撤,俄然之间被宋军这一伏击,队阵方未列开便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这一战宋军大胜,截获了云梯火炮抛石车等攻城军器,更杀了上千名辽军,获铠甲兵仗无数。